紀念沙葉新先生
2018.08.02
座談人:胡平先生: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
主持人:陳奎德
中國著名作家、編劇沙葉新先生於2018年7月26日去世,享年79歲。沙先生著有多部廣有影響的戲劇作品和隨筆,近年來以倡導創作自由和獨立人格享譽海內外。
一、沙葉新其人其事
1)生平:生於南京,1961年自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保送進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創作研究班學習。1963年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擔任編劇。1985年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
2)立言立功立德:早年。沙葉新曾與姚文元有過筆墨官司。自1978年以來,很早就以《假如我是真的》、《陳毅市長》、《馬克思“祕史”》、《尋找男子漢》(獲第三屆“上海藝術節創作演出獎”)、《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有關『洗腦』的探索,榮獲“加拿大1988年舞臺奇蹟與里程碑”)等劇作,引發社會共鳴,成爲在中國戲劇界思想解放的先鋒人物,同時也引發官方批判,成一時之風潮。所以他描述自己當年 境遇爲“挨批,得獎;再批,再得獎”。
1989年年初,沙葉新曾當面向曾慶紅、江澤民發出警告。“六四”屠城後,沙葉新受極大震動,走向與中共體制決裂。1993年爲打破終身制主動辭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職務,這是他衝破體制,成爲體制外自由作家的開始。
嗣後,沙葉新先生於2006年11月加入獨立中文筆會,決絕地與中共決裂了。2009年10月-2014年6月任筆會理事,2013年11月-2014年6月任第一副會長。
八十年代在上海,陳奎德與沙先生同在上海市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曾有謀面之誼。2007年2月,陳奎德與沙葉新先生在香港因參加國際筆會會議而重逢,陳時任月任筆會筆會副會長,與會長劉曉波商量後曾遊說沙先生出馬競選下屆筆會會長,後因故未果。然當時沙先生獨立於中共之姿態及其坦率幽默之談鋒,給陳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8年,沙葉新先生參與簽署了《零八憲章》,是國內第六位簽署人,之後又多次發文以彰顯其不變的支持。
沙葉新晚年劇作基本上被中共禁足於國門之內,如《江青和他的丈夫們》、《幸遇先生蔡》、《良心胡耀邦》等。但在香港臺灣等地贏得了廣大的觀衆。
作爲作家,沙葉新公開宣稱“不爲權力寫作”。他晚年曾發表了大量反思黨文化的雜文,如 《“檢討”文化》、《“宣傳”文化》、《“表態”文化》、《腐敗文化》等。寫作之外,沙葉新先生還是一位妙語如珠的演說家,他的演說《喫飽了撐着呢》、《精神與使命——在東南大學百年校慶所作的演講》、《向溫家寶同志學習》都是趣味十足、詼諧幽默的傑作。
二、沙葉新的意義
沙葉新一生是在中共統治下的正直知識分子思想演變的縮影,他所走的路徑是相當典型的。某種意義上,他代表了當代很多知識人的心路歷:歷經洗腦狂熱、彷徨猶疑、千難萬苦之後,終於走到了自由思想者的境界。
當前,中國知識界又一次陷入巨大的黑暗之中,他們不僅遭受中共極權暴政的嚴厲打擊,也遭受某種民粹主義的污名化和嘲弄。這是一個反智主義大行其道的年代。如何苦撐待變,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沙葉新先生通向自由之途無疑將提供我們一個可供參照、可資效仿、可供支撐的精神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