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与政治

0:00 / 0:00

一、最近中国企业家议论政商及其反响
1、 联想控股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柳传志六月中旬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
柳传志素有中国「企业家教父」的称誉,这一席话立即引起反应,柳传志的说法是被新浪微博上以企业家为成员的微群「正和岛」贴出,「正和岛」被称为是「中国企业家脸书」,柳传志、马云都在裡头,成员常自称是正和岛的「岛民」。
在正和岛上非常活跃的企业家王瑛,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宣称她「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也不相信中国企业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王瑛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她为了不要牵连正和岛,宣布退出正和岛。
另一企业家、鼎晖创投的创始人王功权也指出,「我不认为在商言商,代表了大多数企业家的心态。因为在中国,企业家是无法完全做到彻底的在商言商的。」,「我理解的在商言商,在中国祇是企业家的一种愿望」。

2、最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南华早报专访时,对于1989年六四事件说,「一家公司的CEO,无论是阿里巴巴事件也好,无论是支付宝 的拆分也好,你在这个当口上,好像邓小平在六四当中,他作为国家最高的决策者,他要稳定,他必须要做这些残酷的决定。(我上回讲,)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但这是一个最 正确的决定,在当时是最正确的决定。任何时候,一个领导者是必须要做这样的决定。溷日子,那谁都可以不做决定的,那这就不叫管理了。」
华尔街日报认为马云遭曲解,漏了四字。
马云谈话引发愤怒的反应狂潮。他已经超越人伦底线了。(周峰锁、方政、熊焱发起的抗议联署信….)

二、柳传志、马云作为有某种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家,其背景?其政治观念?
柳传志与政治,历史回溯……
马云论政商关係:在今年3月底,就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说,「IT界、互联网界存在一个巨大问题,我们动不动都爬到屋顶上讲大产业、大行业发展、国家体制改革、国家政治改革,好像政治不改革,你干不了事。不了解行业情况,就干不了事。其实跟你一点关係都没有。」
三、当代中国企业家的生存及其创业环境
柳、马为何出此言、此行?
"改开"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环境?他们与政府的关係?何以至此?与外国的比较?
你自己的现身说法:(北京批判万润南说,"流亡海外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万润南一针见血地指出:'新生的中产阶级要求保护自己的利益,在根本上同共产党的现行制度是对立的。''中产阶级一方面憎恨 这个制度,一方面为了赚钱要与这个政府合作,这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他们用金钱物欲来腐化这个政府,又 从消极方面促成这个社会的演变。''他们要发展,就要用种种手段, 主要是用金钱去推动、运转、润滑共产党僵化的官僚制度,这就使中共政权无可挽救地腐败了。是中产阶级的钱使共产党腐败。这个政权越腐败,这个社会转型的可 能性也越大。当新生中产阶级在经济上取得一定地位后,就会希望有知情权、议政权,进而有参政权。这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可以认为,这些话相当透辟地指 明了资产阶级产生所导致的政治后果。")
从柳、马言行看目前中国大陆企业家生存环境的严酷性

四、回顾近代中国企业家的传统
1、张謇: 晚清状元、着名实业家、立宪派的中枢张謇,在1904年,慈禧大赦戊戌变法后被捕的维新党人时,张謇草拟了支持立宪的奏章。
但当武昌举事后,正是替清朝草拟了支持君主立宪奏章的满清状元张謇,又主笔起草了《清帝逊位诏书》,以民军、清廷、袁世凯三方立约的形式,终结了满清王朝。
张謇在得知清廷的皇族内阁名单后,失望叹曰:"均任亲贵,非祖制也; 复不更事,举措乖张,全国为之解体。……朝野上下,不啻加离心力百倍"。
2、卢作孚:民生造船公司董事长,事功卓着,在长江航运竞争中击败了外国轮船公司,成为行业钜子。同时,与梁漱溟、晏阳秋一样致力于中国现代社区建设,改造并创建重庆北碚区,成为当时全国模范区。在抗战初起时,依然出任交通部次长,主持了类似英国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把极其大量的中国物资及军工厂等用自己的船队运进重庆、四川,为中国保存和发展了基本国力,为抗战胜利立了不朽之功勳。在商界与政界都有口皆碑。
张、卢作为近代中国企业家的代表,显示了出众的企业家才华,同时又赋有卓越的政治观念,民生观念及国家观念。
万润南自身应当也是这一条脉络下来的。中国企业家论政,有其光荣传统。是大胸怀的体现。

五、继承近代中国企业家优良传统,成为独立的中产阶级,推动中国宪政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