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PP的来龙去脉
TPP是"泛太平洋伙伴关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简称,全名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係协议(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係的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谈判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4个环太平洋国家发起。2009年年底,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加入这一谈判。奥巴马曾表示,希望将TPP打造为“一个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 目前, 加入谈判加入谈判的国家与地区有:澳大利亚 日本 马来西亚 秘鲁 美国 越南 墨西哥 加拿大,台湾也表达了加入的意愿。
2010年11月14日,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高峰会的闭幕当天,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欧巴马的提桉,将于2011年11月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高峰会完成并宣布泛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纲要。 同时,美国积极与东南亚国协各成员国进行协议,重申泛太平洋伙伴关係将汇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各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成为一个统一的贸易体。 泛太平洋伙伴关係可能整合亚太的二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和东南亚国协重叠的主要成员国,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贸组织(WTO)。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了一个典型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主要内容:(零关税)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
由美国催生的TPP,实质上对中国产生了排挤效应;而TPP「围堵中国」的态势似乎要与中国催生的「东协+3(中日韩)」抗衡,变成一场中美两国拉拢亚太经贸实体的角力战。
二、第13次TPP(圣地亚戈)会议概况
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第13回合会谈7月2日在加州圣地牙哥展开,10日落下帷幕。
这次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在美国圣地亚戈结束第13回合谈判,9个谈判成员国针对关税减免、金融、电信、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等议题进行协商,美方宣称已经获致重大进展。第13次TPP会议,除了原成员外,还邀请了欧盟、印度、印度尼西亚(全球第4大人口国)等国参加。
三、亚洲版原TPP取得的进展?
TPP是美国重返亚洲策略中,最重要的经贸政策,欧巴马政府积极推动,希望与亚洲积极全面进行整合,但南韩、日本以及中国大陆迄今均未加入TPP谈判,华盛顿智库专家判断认为,TPP不可能在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协议,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春天。
TPP框架,原来正是以亚洲为中心推进,而全球这一大自由贸易区对于美欧而言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遇到了一些困难。
韩国:相比美国汽车业等对TPP和与韩国签署的FTA持强烈抵抗态度,美国国内没有针对美欧经济合作协定的较大反对势力。
日本:日本企业恐将面临非常更残酷的竞争环境。
越南:美国越南之间就协议具体内容的较量是此次谈判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去年以来,美国一直积极拉拢越南、菲律宾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加入TPP,这些接触与南海危机的关联,着实耐人寻味。有专家测算,这背后是美国希望以此全面架空、取代"10+3","10+6",甚至是APEC和拟议中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进而主导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塑造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新秩序,制衡中国的全面崛起。
越南加入的动机
由于越南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其加入TPP的动机一直是学界和媒体关注的重点。
目前看,越南加入TPP旨在扩大出口。
其次,越南希望拉近与美国的关系。
自然,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是越南"亲美"的重要原因。
亚洲总体:第13次会议在海关、跨境服务、电信和政府采购若干议题上达成"特别显着"的进展。美国在这次主导谈判中对智慧财产权保护提出崭新建议,主要是有关着作权限制与例外规定,有些远远超出了WTO涵盖的范围,有深度、广度和前瞻的历史眼光。
美国加紧了重返亚太的步伐。
四、"环大西洋"版的TPP: 欧盟其中的位置
美国奥巴马政府正与欧盟探讨签署包括自由贸易协定(FTA)在内的最新、更广泛经济合作协定。这一框架堪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环大西洋"版,这个TPP组织有可能发展为成为占全球GDP之和的近60%的超大自由贸易区——成为一个跨越欧盟美国这两大财富集团的"贸易联合国"。
全球最大两个财富集团美国与欧盟〖到2011年末,欧盟成员有27国。欧盟27国2009年GDP为18.022 万亿美元,美国2011年GDP为14.6万亿美元。美国与欧盟相加总量占全球GDP近60%。2011年全球各国GDP总量为69.66万亿美元。
如果“环大西洋”扩大自由贸易,美国和欧盟的GDP将各自最多增加18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经济效果十分显着。
五、建立WTO之外的全球经济贸易新秩序?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频临死亡、停滞不前,TPP应运而起。但它甚至也不是全球第一超级大国、商业帝国——美国一国能干成的事。TPP是改变未来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格局的重大国际步骤与战略行动。 可以发现,建立大西洋版TPP的背景因素之一正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十数年来停滞不前。由此,他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日本等国的贸易政策以及中国的经济贸易方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奥巴马声称,希望将TPP打造为“一个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没有言说的是:TPP能取代全球第一个涵盖所有经济贸易规则的WTO组织?
TPP在2011年11月在美国夏威夷上路之后,到2012年7月10日,现在正在肆无忌惮的向全球两大财富集团拉紧、蔓延。
六、TPP"取代"WTO全球经济法则
WTO频临死亡、停滞不前
报道称,美国奥巴马政府正与欧盟探讨签署包括自由贸易协定(FTA)在内的更加广泛、辐射欧美两大财富经济集团的经济合作协定。这一框架堪称《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大西洋版,可能发展为成员国GDP之和占全球GDP近60%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建立“大西洋”版TPP的背景主要因素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频临死亡、停滞不前(学者注:目前,WTO是全球唯一国际化的贸易规则组织。但近十数年以来,几欲寸步难行,面临全面解体,十数年来一事无谈成,所有参加国都表示出一种长期疲惫的无可奈何之困境),这对日本等国的贸易政策也将产生影响,可能致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中国贸易发展面临要害之天灾人祸的灾难,特别对中国出口型经济、中国国有资本垄断更加要命。
七、中国与TPP的纠结
在美国加紧布局全球特别是亚洲势力网的态势下,党国体制的中国,不管是"进、不进"新TPP,都将面临着经济环境的生态剧变。
63年党-国合一的中国,正面对非战争、前所未有、全球绝无仅有的贸易、经济的举世挑战(中国党-政运行,是全球成本最高的国家组织);国有垄断企业,对全球所有法治国家来讲是一个“死结”,也是最大的不公。
有关中国与TPP的结在于:旨在美国放弃多哈回合谈判的成果,另起炉灶;同时打乱中国由“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以及致力推进的中日韩与东盟10+3进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