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胡平先生: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
一、习近平的外交大亮相
习近平在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中国国家主席出访澳大利亚等国,出席G20峰会;李克强总理赴缅甸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特别是APEC,是北京的一次精心的外交出击,外交亮相。
有日媒《外交学者》甚至夸张地捧场说中国在三大峰会后跃升为全球领袖。
让我们客观盘点一下这次习近平外交的得失。
二、外交盘点
1) 经济方面:
成果:达成韩中自贸协定(该协定将扩大中国市场对韩国企业的开放范围)。达成澳大利亚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中俄油气协定签约。中国提议巨额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建设“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通道或一定程度响应。
对冲:美国在APEC 期间召集了TPP(环太平洋伙伴关系)12国首脑会议(排除中国在外)
2) 政治军事外交方面:
中美在气候变化、军事、贸易和签证等领域达成协议,但东海、南海等处的对峙没有变化
3) 国别外交方面
 中日:习安尴尬握手,显示了什么?
 中美:给予奥巴马最高礼遇,实质上外交收获几何(奥在国内政治上地位转弱)?
 中俄:不如人们的普遍预期 (普金披衣花絮) 
 中澳:经贸关系受欢迎
二、习近平以亚洲一体化对抗TPP 新月形(甚至环形)包围圈
习近平以咄咄逼人的领土主张让邻国害怕之后,这次试图对邻国发起魅力攻势,提议巨额基础设施投资并建设“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通道。
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不约而同地表示,如今北京方面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意在让其他国家(尤其是亚太国家)扮演朝贡国的角色,在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体系中作附庸。
价值观与金钱外交的对抗——现场观察
中国经济的隐忧——中期观察
亚洲的再平衡——长期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