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中國最錢線:錢線看行業:“煤超瘋“重現人間,風水輪流轉?

2021.09.11
專欄 | 中國最錢線:錢線看行業:“煤超瘋“重現人間,風水輪流轉? 圖片:煤炭批發市場上,一名工人正在整理煤磚。
法新社資料

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臺,這裏是“中國最錢線”,我是人狠話多的子朝。這期節目啊,我們來聊聊最近火熱的煤炭。

煤超瘋”再現人間

99日,A股市場迎來了“煤好”的一天,煤炭的煤。這一天煤炭、鋼鐵、水泥等大宗商品板塊集體暴漲,包括巨無霸中國神華在內的多家煤炭企業股票出現漲停。其實,煤炭行業的火爆已經持續了近一年之久。

2020年年底以來,中國煤炭價格開始回升。到了2021年春天,這個煤炭消費的傳統淡季,在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的刺激下,中國煤炭行業“淡季不淡”。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的動力煤,從3月到5月,現貨價格漲幅超過50%519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點名要遏制煤炭等大宗商品過快上漲,不過2021年總理的話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鳥用,煤價繼續一路挑戰極限,截至98日,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指數又比5月上漲了20%。秦皇島港的現貨價格更遠高於此,動力煤每噸超過千元,焦煤更達到2000元以上,按照價格來講已經達到了2008年的歷史高位水平。

煤價的上漲,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煤炭企業了。且不說股票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一線的廠礦職工也感受到了久違的大景氣。一切彷彿又回到了2010年前後,挖煤就是挖金子,晉陝蒙產煤區經濟增長傲視全國的那個黃金年代。

 

需求側:“新週期”真來了,有人關心嗎?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六成來自於煤炭,是主要經濟體中佔比最高的。加上中國生產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鋼鐵、電解鋁和水泥,對煤更有根本性的依賴。煤炭行業的榮枯,與經濟週期的波動息息相關。煤礦的開發和運營,投入大、工期長。煤價高漲時增加的產能在經濟下行時難以迅速調整,經濟低迷時被調整掉的產能在經濟復甦時難以及時恢復,更加放大了它價格的波動。其實週期性行業這種情況還是挺普遍的,別的不說,之前黃了快十年的海運行業,今年就狠狠地報復性反彈了一把。 

上一次的“煤超瘋”出在2010年前後。但煤炭行業實際上在20162017年也有過一輪小陽春。那一年,一個詞”新週期“紅極一時。恆大地產用1500萬年薪聘請的那位著名野生國師任澤平先生,提出觀點說中國經濟會在2017年後進入了新一輪週期。這個新週期,不是指一個季度或年度的經濟繁榮,而是類似2002-2007年那種連續很長時間的大繁榮週期。那幾年正好是中國每年放出兩百萬億M2的時候,這麼多錢往哪裏去呢?一個奇怪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漲價去庫存。大概思路是,老百姓和投資者都是買漲不買跌的,通過推動上游價格上漲拉高各類資產和商品一起漲價,便可以改變市場預期,也就不再有過剩的憂慮了,迎來新的經濟景氣了。

執行這一思路最徹底的當然是瘋狂到頂點的房地產市場,通過政府天價賣地、地產商瘋狂貸款搶地演出了最後的也是最盛大的狂歡。其實說起來,恆大許老闆高價請任國師,也主要就是爲了忽悠人買房子吧。不過任大國師確實像是揣摩到了”上意“,房產之外,作爲主要控制在國企手中的最上游的大宗商品,煤炭價格十分聽話地迅速拉昇,帶動下游電力、鋼鐵漲聲一片。天量的貨幣似乎藉此都能流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不斷上升的資產價格和強烈的通脹預期也刺激了全社會的投資熱情。居民槓桿率在五年內翻一番,中產人均貸款炒房,屌絲人均超前消費,一個新的盛世就在眼前。

在太平時節爲了製造繁榮人爲喫藥雄起,真碰到麻煩,手裏頭就沒牌了。中國經濟被海量的貨幣這麼一泡,全社會除了炒房就是各種金融投機,以及假裝成互聯網創業的金融投機,實體經濟眼看藥丸。加上高漲的資產價格和通脹滅掉了居民消費,外頭看着還行,內裏已經上來了。偏偏2018年以來,中國和西方的關係急劇惡化,資金進出的主要門戶香港被自己玩壞,加上疫情衝擊,不順心的事情一件連着一件。全球資本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可謂每況愈下。爲了抵禦經濟脫鉤和外資撤退的影響,中國政府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在經濟急需刺激的環境下,進行一系列限制投資、打擊消費行動,“高位凍結”了房地產市場,最後還不忘了搞一場名爲“共同富裕”的劫富未必濟貧的表演。

這一切都是試圖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到黨的手中,用來解決自己製造的麻煩——這是我們早先一期梳理過的內容,此處不再贅述。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場運動的後果,是造成了包括中國人自己在內的全球投資者,更加對中國的未來喪失信心,資本更加瘋狂的以各種形式逃出中國就可以了。

2021年,全球經濟開始復甦,疫情中被打得亂七八糟的全球供應鏈無法應付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突然高漲的需求,沉寂多時的大宗商品價格開始暴走。按正常的情況,這就預計着新一輪週期的開始了。但在中國,人們關心的只是薛定諤的鐵拳下一次將砸向哪個行業,哪個有錢人又要捐錢出來共同富裕,xx國際大公司又夾着尾巴逃跑了之類新聞,自己不要變成兩億靈活就業人口的一員。中國經濟目前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那點靠低人權優勢卷出來的創匯能力了。

上游成本的高漲,在這種情形下自然是極其不受歡迎的。但無所不能的中國政府,卻做不成狙擊大宗商品價格這件事。這鴉飛雀亂人仰馬翻的時刻,誰還記得什麼勞什子新週期到底來了沒有呢。大家都跟商業大佬們一樣,只能互相鼓勵“活下去”。雖然有些看起來是真撐不下去了,比如任國師曾經的東家,“新週期”最知名的信徒,恆大許老闆,哈哈。

 

供給側:自損一千“煤炭制裁”,荒腔走板“碳中和”

雖然煤炭的火熱,主要還是因爲週期性供需失衡加上全球經濟快速復甦帶來的需求,但要說我們高瞻遠矚的總加速師什麼都沒做,那也是太貶低他老人家了。需求不好管,我去攪合下供給總可以了吧,正好這是國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事情。

海外許多人把中國從去年底開始出現的煤炭供應缺口,歸咎於中共對澳洲進行的煤炭進口禁令。其實客觀來說,中國全年從澳洲進口煤炭只有幾千萬噸,相比於中國一年近50億噸的消費量來說是九牛一毛,且可以問其他國家進口。但澳洲向中國出口的主要是高價值的冶金用煉焦煤,主要進口地則是遠離北方產煤省份的東南沿海。“煤炭制裁”雖不至於傷筋動骨,卻足以在一定時間內打亂相關企業的生產節奏,使局部地區出現短時間煤炭供應不足。進而引發市場投機情緒。

真正要命的,是它提示市場,中國政府可能隨時製造一波不可預知的波動,引發市場恐慌。不管是金融資本的投機,還是各地用煤企業的囤積備貨需求,都加劇了煤炭供應的緊張。可是這一禁令企圖“教訓“的對象,長期被中國當成衛星國”頤使氣指“的澳洲,卻迅速開拓了新的出口市場,今年煤炭出口量可望繼續增長7%,還託煤價大漲的福大賺了一筆。而把正常貿易變成流氓勒索工具的中國政府,卻是結結實實的並未殺敵八百,純粹自損一千。

另外一層,就是2017年以來的環保風暴,乃至今年突然成爲流行概念的“碳中和”了,這些事情本來都是很正確、很值得誇讚的好事。但是中共的體制裏,所有人都只對上面派下來的指標負責,爲此不惜把一切事情推向極端,所謂的環保減排,從穩健有序的計劃變成一場罔顧民生和經濟的表演。一會兒大躍進式推行煤改氣,甚至發展到要農民即便凍死都不準燒煤取暖的地步;一會兒又迫於外匯喫緊,發現還是自家挖煤自家發電更香。美好的願景在實際執行中變成彈出彈入的抽風,爲本來就充滿波動的週期性行業平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如果身處這樣一個行業中的企業,哪怕爲了穩妥起見,也會傾向於對產能擴張採取更審慎的態度。一旦碰上需求井噴,供應喫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從長期來看,這種不確定性自然會導致產能波動的放大。

 

 憂慮:“新時代”與我們的地球

這輪“煤好歲月”,雖然算是正常的週期波動,但在中國主動“去全球化”開始加速邁向內循環的今天,卻也帶上了些許怪異的色彩。

中國今年PPI即生產價格指數與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之間的剪刀差擴大到了驚人的程度。本來呢,因爲疫情期間各國普遍擴張了貨幣,全世界都有通脹壓力。但煤價及其下游電價的上漲,在中國卻沒怎麼傳導到消費物價上。大家想想也知道,一個人只喫不拉,那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不動如山的CPI證明的不是中國物價穩定人民生活幸福,而是居民消費已經乏力到躺平的地步。而且未來隨着世界各國陸續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未來全世界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也將逐漸減少,就更加迫使中國不得不通過壓低各項包括工資在內的各項成本來保持出口創匯的能力,同時儘可能遏制包括煤炭在內原料價格的上漲。我們可以做一個合理的推測:中共當局在犧牲消費保出口創匯的同時,也會強化對上游大宗商品生產的管制,計劃經濟新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這還只是中國自己的問題,但有些事情,我們即使不在中國,都無法置身事外。拜登總統昨天剛剛又一次強調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威脅,中國作爲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國,對於應對這一挑戰有多重要的意義自然不用多講。在中美關係降至冰點的限制,克里前國務卿一次次訪問中國,這幾乎成爲當前中美之間最主要的合作領域,可見這一人類共同面臨的威脅之緊迫。但出於對所謂“能源安全”的憂慮,越來越走向與西方對抗、害怕被卡脖子的中國,卻又開始大開倒車,將能源消費從更清潔高效的石油和天然氣,轉向高排放、高污染但是可以自給自足的煤炭。

據最新的報道,中國在拒絕按期提交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計劃的同時,公佈了後面幾年要新建43座燃煤發電廠的計劃,這一計劃可能導致中國到2060年每年碳排放量增長1個百分點以上,與所謂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藍圖完全背道而馳。中國不是剛剛搞過雞飛狗跳的運動式環保嘛,這又是要鬧哪樣?

其實我倒是想要爲維尼大大說兩句公道話。他又不是愚昧的塔利班,自由貿易、市場經濟香不香,環境保護重不重要,他真能不知道?其實他也追求過這些東西,可是這一切都是爲了點綴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鞏固他老人家的權勢地位。再香再好的東西,如果在他看來會導致他看重的什麼東西被不受自己控制的力量掌握,那是萬萬不可以的,哪怕把它毀了砸了也在所不惜。不論是親手毀掉中共最重要的金庫香港,還是逼迫出海有成的中國科技公司回來接受黨委領導參加共同富裕,思路大抵如此。西方勢力想借着環保的藉口增加中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或者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成本,那更是要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你趁早死了這條心罷。更進一步的是,氣候變化作爲自由世界最後一項願意與中國進行合作的事務,居然也被中共當局開發出了人質外交的價值。

在外交部戰狼的口徑裏,只有西方接受了中國那些無理的條件,中國才願意坐下來談減少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事情。就彷彿中國的溫室氣體和pm2.5全都飄出去污染了外國的天空,中國自己是在平行地球上喫瓜看加州山火德國大水一樣,參與減排計劃純粹是爲了給“外國地球”上水深火熱的人民表示人道關懷而已。當然,在中共某些人看來,河南洪水西南大旱那確實不是“屬於中國的地球”發生的事情,反正中國人民從不抱怨。嗯,也許吧,不過作爲一個正常人類,也只能對他們比個中指,憤怒地說一聲:How dare you

這期節目就到這裏,我是子朝,咱們下期再見。

 

 (本文中對上市公司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自由亞洲電臺的立場,且不包含任何投資建議)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