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时仅一夜的鱼蛋革命是香港历史进程的重要一环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纵横大历史》,我是主持人孙诚。今天,我们将继续进行香港历史系列节目,讲述第二十四讲《青年崛起》。
在上一讲中,我们回顾了从2014年雨伞革命前后,到2016年2月鱼蛋革命爆发时的香港历史进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香港人进入了一个重整旗鼓的时期。随着《香港民族论》和《香港革新论》两部著作的出现,香港本土派的理论有了显著的升级,一部分民主派也发生了本土转向。另一方面,以本土民主前线(简称“本民前”)和青年新政为代表的青年本土派政团在这一时期崛起,并迅速投入了议会选举和街头抗争中。2016年1月下旬,随着“光复香港,时代革命”这句口号成为本民前召集人梁天琦的竞选口号,年轻一代的香港抗争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符号。2016年2月8日是那一年的农历大年初一。这天晚上,在九龙的闹市区旺角,爆发了一场名叫“鱼蛋革命”的抗争运动。在这次抗争开始时,为了保护被香港当局食环署职员驱赶的、在夜市上贩卖鱼蛋等熟食的小贩,十多名本民前的成员来到了夜市现场,并得到了大量市民的支持,从而引发了鱼蛋革命的序幕。

在讲述接下来的历史进展情况前,我们还是先从近来发生的一件事开始说起吧。
今年2月1日至19日间,为了纪念鱼蛋革命五周年,香港大学学生会举办了一场名叫《年初一纪事》的摄影展。在这一期间,港大学生会也举行了放映以梁天琦为主人公的纪录片《地厚天高》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活动是在中国当局已经推出了香港“国安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活动开始前,港大校方曾联络学生会,表示放映《地厚天高》“有法律风险,希望学生会考虑取消或更改活动”。港大学生会则表示,放映这部纪录片是为了“让同学了解香港本土历史”。最终,在学生会不惧压力的坚持下,《地厚天高》的放映会在2月3日得以顺利进行。(《港大促停办 学生会照播 〈地厚天高〉放映会顺利举行》,众新闻,2021年2月3日)
事实上,在雨伞革命爆发以来,香港进入了一个以大规模的激烈街头抗争为主题的大时代。这个大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4年的雨伞革命、2016年的鱼蛋革命,以及从2019年开始的反送中运动。在这三场大规模抗争运动当中,历时仅仅一夜的鱼蛋革命虽然规模最小,名气也不如另外两场抗争大,但处在雨伞革命和反送中运动之间的它却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可以说,没有雨伞革命的话,就不会有鱼蛋革命。没有鱼蛋革命的话,反送中运动的形式也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对于香港历史进程而言,鱼蛋革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历史中吧。
二、鱼蛋革命:2016年暴烈的农历新年之夜

在香港街头的闹市区,常年有着举办新年夜市的传统。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这里都会出现不少流动熟食小贩摊位,售卖以鱼蛋为代表的各种香港街头小食。在英治时代,尽管香港政府在1979年就已经停止向流动小贩发放牌照,但在这之后,英治时代的香港政府也一直对农历新年外出营业的熟食小贩采取宽容的态度。然而,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香港当局对流动熟食小贩采取了强硬的态度。从2006年开始,当局的食环署职员与小贩的街头冲突便不断出现。作为弱势群体的小贩们本来就在艰难谋生,又要面对当局年复一年的打击,处境愈发艰难。
2015年,随着青年本土派政团和本土主义思潮在香港迅猛发展,不少本土派和民主派人士开始呼吁民众行动起来,上街保护这些流动熟食小贩。2016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2月8日的夜晚9时,十余名本民前的成员来到九龙旺角一带,开始以实际行动保护现场的小贩们。夜晚10时左右,食环署职员开始在旺角砵兰街强行驱赶在那里摆设摊位的小贩。处在现场的本民前成员和大批市民见到这样的情景,开始愤怒地指骂食环署职员。很快,越来越多的民众及赶来声援的本土派、民主派政界人士聚集了起来,并堵塞了道路——鱼蛋革命,开始了。

晚上11点半,一批警察来到民众聚集的现场,做好了镇压民众的准备。11时45分,野蛮的镇压开始了。警察一边挥舞着警棍冲向人群,一边向民众施放胡椒喷雾,不少民众、政界人士甚至记者或被胡椒喷雾击中,或被警察推倒在地、甚至遭到了警察的践踏。一片混乱中,有一名售卖烧烤食物的小贩的摊位被推倒,一度起火。面对警察的野蛮镇压,人们开始了反抗,向警方不断投掷杂物。一时之间,警方无法驱散人群。
随着街头对抗持续升温,本民前在0点37分通过“脸书”主页发表声明,宣布正在参选新界东立法会议员补选的本民前召集人梁天琦会运用候选人的权利,即时在旺角发动选举游行,并呼吁民众支援旺角的抗争。这样一来,在梁天琦的带领下,更多民众出现在了抗争现场。本民前的另一位召集人黄台仰也来到了现场,并与警民关系科的警方代表展开了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暂停了冲突,转入对峙状态。在这期间,不断有民众呼喊“梁振英下台”、“黑警”等口号。

凌晨1时半,由于警方坚持强硬立场,黄台仰与警方代表的谈判破裂了。1时45分,警察再次发起了武力镇压行动,民众则继续投掷杂物还击,大规模的冲突从砵兰街向外扩散开来,将旺角一带的街道变成了战场。警察残酷地挥动警棍,无差别地殴打着民众,并不断喷射胡椒喷雾。有不少民众乃至记者都被警棍打中了头部,头破血流。2时3分,一名警察拔出手枪,射击了两枚实弹。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的怒火被更彻底地点燃了,人们不但开始向警方投掷垃圾桶、巴士站牌一类更为大型的杂物,也有人开始在马路上纵火,并挖开路砖投向警方。凌晨3时,九龙的交通要道弥敦道和亚皆老街的交通已经中断。在上海街和亚皆老街交界处,梁天琦被捕。
到凌晨4时许,街头的冲突已进入了白热化状态。示威民众开始采取流水抗争模式,化整为零地在各条街道进行游击作战,多条街道上燃起了烈焰。在示威者的打击下,警方难以支撑,被迫退守弥敦道。凌晨5时15分,旺角地铁站宣布关闭。不久后,全副武装的警方“速龙小队”赶到旺角增援,加入了镇压行列。到天明时分,街头的激战仍在持续。但在“速龙小队”的支援下,战况已变得逐渐对示威者不利。最终,在早上7时45分,本民前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民众为安全起见,应立即撤退。到早上9时,随着示威者散去,经历了一夜激战的旺角一带终于恢复了平静。经过这暴烈的一夜,共有130人因受伤被送往医院,其中包括90名警察和5名新闻工作者。由于并不是所有受伤的示威者都前往医院就医,因此民众的损伤情况难以统计。在这之后的几个月里,警方不断展开拘捕行动。到2016年11月,已有约90人因为参加鱼蛋革命而被捕。面对警方的搜捕和通缉,本民前召集人黄台仰、李东昇被迫辗转出境,流亡德国申请政治庇护。
三、铜锣湾书店事件与青年世代的崛起

在鱼蛋革命遭到镇压后,本土派和激进民主派在香港民众中的声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更多青年政治团体也在鱼蛋革命后陆续成立,发出了年轻世代在香港政坛中的声音。2016年3月28日,一批激进本土派成立了以26岁的陈浩天为召集人的香港民族党。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青年民主派团体也出现了吸收本土派主张、组建新式政党的情况。2016年4月10日,曾活跃于雨伞革命的学生组织学民思潮,组建了主张香港民主自决的政党香港众志,由22岁的罗冠聪、19岁的黄之锋和19岁的“学运女神”周庭分别担任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在这之后,香港众志成为了介于民主派与本土派之间的“自决派”代表。这些激昂的年轻人没有被当局对鱼蛋革命的镇压吓住,踊跃地投入了2016年的立法会选举。
在鱼蛋革命后不久,随着一个令人恐惧的事件在2016年6月被曝光,香港民众对中共的厌恶与对中国的疏离感变得更强了,这就是著名的铜锣湾书店事件。事情的缘起,在于港岛上的独立书店铜锣湾书店。长期以来,这家书店以售卖被中国当局禁止出售的政治类禁书而闻名。从2015年10月以来,铜锣湾书店的负责人李波、林荣基和桂民海等五人陆续失踪了。其中,桂民海在泰国旅游时被中国特工绑架到了中国境内,并遭到长期关押。林荣基是从香港前往广东办事时,在关口被人带走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李波是在身处香港境内时,被中国特工直接秘密绑架掳走的。2016年6月14日,中共将林荣基放回香港,并要求他回到铜锣湾书店取走记录了客户资料的硬盘,然后再将硬盘交给中国当局。6月16日,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后,林荣基决定不与中共合作,而是选择在民主派元老何俊仁的陪同下召开了记者会,将他被中共带走后关押在广东的经历讲了出来。在记者会上,林荣基说:“这件事不只是我个人或者铜锣湾书店的事,是全体香港人的人权、阅读自由空间(的事)。”不久后,林荣基公开表示,他认为在中国当局逼迫香港的情况下,香港的独立“是可行的”。

铜锣湾书店事件的发生,更加激发了香港民众的政治热情,与对激进民主派、自决派和本土派政治理念的认同。2016年9月4日,香港进行了新一届立法会选举。这次选举的投票率,达到了史上最高的58.28%,共有超过216万选民参与了投票。在这次选举选出的70个议席中,建制派拿到了40席,传统民主派拿到了21席。在剩下的席位中,除了1席被中间派所得外,激进民主派、自决派、本土派政党分别拿到了3席、3席和2席。除此之外,在传统民主派中,也至少有4名当选议员具有倾向自决派和本土派的立场。在自决派政党的当选议员中,有年轻的香港众志主席罗冠聪。本土派的两名议员,则是青年新政的两名成员,分别只有25岁和30岁的游蕙祯与梁颂恒。一时之间,立法会中出现了青年世代崛起、充满朝气的局面。传统的建制、民主两派在立法会中长期对峙的局面,在这一次选举中被打破了。
面对青年世代崛起的局面,中共感到了恐惧,并开始着手干预这次选举的结果。一场大规模政治清算和镇压即将到来,并终将演进到反送中运动的导火索——“送中条例”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