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评论:同性恋者的权利――古巴改革的一道花絮
2011.05.19
除了这些重大的经济和政治的措施,古巴改革还有一道非常吸引眼球的花絮,这就是在“人权”口号下对以同性恋为中心的不同性取向的社会成员的公开容忍。五一劳动节时,哈瓦那照惯例举行游行,在这个政治性的游行队伍中竟然有同性恋者的群体,在游行中要求保障他们的权利。这样的场面实际上已经不新鲜了。2008年时,古巴国家电视台就在黄金时段播放过好莱坞电影描写同性恋的“断背山”。古巴党政领导人,如议会议长阿拉贡,曾在一些场合发表讲话,说古巴社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有更多理解,抛弃偏见,不能因为他们的性取向而在教育,就业和其他方面对他们有歧视。古巴议会正在讨论给与同性恋者以夫妻的名义和相应的社会福利。
由于文化,历史和族群等因素,古巴的同性恋问题比较突出。过去,和中国一样,在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古巴政府或者把同性恋问题政治化,视为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袭,或者认为这是一种心理异常,竭力掩盖和压制,造成了很多悲剧。但近年来官方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个进展的推动者身份非常特殊,她是劳尔卡斯特罗的女儿玛丽埃拉。
今年44岁的玛丽埃拉本人并不属于这个群体。她已婚,有两个孩子。但作为古巴国家性教育中心主任的身份,她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持有不同于官方的看法。她投身这个运动已经有很多年了,主要通过办讲座发材料等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利用她的特殊身份为这个运动寻求保护和支持。玛丽埃拉说“性生活和性别取向选择的自由事关平等和社会正义”,这种上纲上线的说法充分利用了古巴的政治语言,把同性恋者的权利也说成是革命带来的,由此避免这个运动和官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她竭力争取自己父亲对这个运动的同情和理解,为这个运动提供保护伞。她定期向父亲汇报,最终得到了父亲的首肯。但劳尔卡斯特罗对她说要慢慢来,这样可以给自己筑起一道保护墙。玛丽埃拉甚至把有关材料直接送到她伯父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案头,并当面为这个运动辩解过。
西方新闻界对玛丽埃拉的活动一直非常关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本来同性恋权利这个问题在西方就非常敏感,现在在社会主义古巴也闹得有声有色,国家要给同性恋者以夫妻的名义和待遇,这在西方也还没有实现。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运动的领导者还是国家领导人的女儿。所有这些当然都非常有新闻价值。此外,从政治角度来看,对很多人来说,古巴对这个运动的容忍在一定程度上也标示著古巴改革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世界是复杂的。和中国相比,古巴的经济改革非常缓慢;但在对待同性恋问题上,古巴却又比中国开放得多。中国官方至今为止也没有正式承认同性恋者相应的法律权利和在各个方面不受歧视的政策。一个有趣的对比是,中国的残疾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了自己的组织和活动,这是因为邓小平有一位站不起来的儿子。所以,中国的同性恋问题要彻底放在阳光下,是不是也要像古巴那样,有一位领导人的子女来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