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家被美國最近一期的《外交政策》雜志列為“失敗國家”,很多中國人聽了可能毫不奇怪:這些國家有什麼能算是“成功”的?但且慢,根據這家雜志,中國不但也是“失敗國家”,而且它的失敗程度比上面這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還要厲害。中國排在失敗國家的第62位,而它們都排在中國的後面。排在第一位的是被內戰和動亂搞得國將不國的索馬裡。
還有哪些國家排在中國的後面,也就是說比中國要好一些或好很多呢?在中國的鄰國中除了北朝鮮和塔吉克斯坦比中國還差,主要國家似乎都沒中國失敗得厲害。他們當中有因為“搞了民主”而被中國人看不起的又髒又亂的印度;有被中國人拿來當做反面教材的俄羅斯—反面教材是說俄羅斯中了西方的奸計,自己拋棄了大國地位,中國從中吸取了教訓;還有被很多中國人認為早就該在首都宣布戒嚴,用坦克和機關槍把紅衫軍趕出曼谷的泰國。
美國《外交政策》一年一度關於國家狀況的評選把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在治理上分四個等級。第一等是國將不國的,亮紅牌,共36個;第二等是失敗國家,亮黃牌,共92個;第三等是差強人意的,共34個,美國也在其中;第四等是可持續發展的,只有12個,從冰島到挪威。
這個評選雖然是美國人搞出來的,但世界上就是有人把它當回事,一出爐中國的青年參考就發表了文章,網上的討論也很熱烈。有人說中國這麼強了,居然還是失敗國家,這不是西方的偏見是什麼?
是啊,中國不但強大了,還是美國的債主呢,手裡握著天文數字的美國國債。中美現在是什麼關系?是黃世仁和楊白勞的關系。美國媒體把中國列為失敗國家,莫非是另一個陰謀,存心打擊中國人的自信心?
中國究竟是崛起了,還是失敗了?同一個西方媒體能給人們不同的答案。中國人自己也搞不清楚。看統計數字,看沿海和大城市,看政府的大外宣,看官媒報道的和諧指數,幸福指數,人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中國不但崛起了,而且處於古今罕見的盛世。但目光稍稍偏離這些,就能看到另一個中國的陰影正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人喜歡說“綜合國力”,而所謂“失敗國家”,看的也正是它的“綜合”,只是不看它的“力”。
“崛起”和“失敗”都代表了當今中國的一個側面。那麼一個崛起的失敗國家,恐怕就是一個折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