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評論:礦難、馮正虎和高耀潔――“大國形像”的最新污點

我們在前幾周的節目中集中介紹了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擴張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和所謂“大國形像”有關。中國自己是很重視這個形像的,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上次談到的贊比亞報紙大量轉載新華社消息和發表完全不像是贊比亞人寫的有關中國的文章就是一例。在這個方面,正在進行中的所謂“大外宣”是一個更雄心勃勃的計劃。顧名思義,所謂“大外宣”就是大規模的對外宣傳。

根據何清漣女士的觀察,這個“大外宣”最早報道者是今年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它說“中國中央政府准備耗資450億元人民幣,推動它的主要媒體機構向國際擴張,以改善國家在國際上的形像。”此後,這條消息也在中國大陸廣為流傳,作為“中國崛起”的見證。

在西方經濟不景氣、很多新聞媒體遭遇生存危機的情況下,一些對世界並不了解的中國人甚至提議要國家購買一些西方媒體,讓中宣部把它們“包”下來。但很快,原來很興奮的大陸媒體忽然都不再談論這個“大外宣”,就像是收到了指令,尤其是那450億資金的走向。不過,根據種種跡像,中國政府正在動用國力,打一場爭奪“國際話語權”的硬仗,這是毫無疑問的。

一個大國,考慮自己的形像是很自然的。西方主要大國都有政府公開主辦的對外宣傳部門,例如美國之音和德國之聲。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說,那麼中國從1949年開始就有北京國際廣播電台了,中央電視台現在也有國際頻道。但是看來中宣部知道,中國的國際形像不是依靠這些常規性的政府媒體就可以維持或改善的,而是要搞運動,靠灌輸,把在國內行之有效的那一套搬到國際上去。謊言重復一千遍都會變成“真理”,何況半真半假或者真假難辨的東西呢?

但是很多時候,靠幾百億元辛辛苦苦樹立起來的“形像”卻難經一陣輕風,幾滴小雨。例如,最近中國黑龍江鶴崗新興煤礦爆炸事故導致108人死亡。在此以前中國年煤礦礦難已經發生749起,死亡1175人。中國人口有13億多,一個事故死100多人,從國家統計局的角度根本算不上什麼,何況用鶴崗當地宣傳官員的話來說,要看主流,要看到多數礦工還是成功地逃生了。很多人喜歡說中國“塊頭大”。在這麼大的“塊頭”面前,100多條人命還不像是一陣輕風嗎?但是,對華不友好的國際輿論卻抓住這個礦難不放,認為它暴露了“大國”忽視勞工生命的陰暗面。一陣輕風就這樣把剛樹起來的“大國形像”刮得灰頭土臉。

如果說礦難是一個集體事例,那麼這兩天國際媒體炒得不亦樂呼的馮正虎有國歸不得和高耀潔出走美國就是個體案例。

馮是上海維權人士,為當局所討厭,在他出國後返國時拒絕他入境。現在馮被困在日本東京機場已有一個月,成為國際新聞人物。

高耀潔是一個80多歲的老婆婆,長期義務從事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和當局在艾滋病在中國傳播的原因、規模和治療手段上有不同看法,因此受到打壓。她覺得有生之年不多,要抓緊時間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傳播出去,因此出走美國。一個80多歲的老人因對政府不滿而獨自背井離鄉,漂洋過海,這件事馬上成為國際媒體的聚焦點。

馮正虎和高耀潔合起來是兩個人,加上那100多死難礦工也不過一百一十,掉在13億人的大海裡連個針尖都不如。但在國際聚光燈下,他們就像幾滴細雨,落在化了450億元巍然樹立起來的“大國形像”上並滲透開來,好像是光亮的額頭上忽然冒出了幾個污點,好不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