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蹊蹺的薄熙來監聽案

薄熙來一案,北京當局除了一個簡短的停止其黨內職務的消息之外便惜墨如金,任由“謠言”四起 。事實上,在缺乏信息自由的社會,“謠言”常常是事實的先導。昨天還被說成是謠言的傳聞,很可能在明天就會證實為是事實。關於薄熙來之妻谷開來直接卷入謀殺英國商人伍海德的新聞,最先就曾經被認為是外國媒體散布的謠言。

0:00 / 0:00

最新流行的“謠言”是:薄熙來指使部下監聽了中共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的電話,導致胡錦濤的震怒,並最終導致薄的下台。有趣的是,最先發布這則消息的是一家大的國際報紙,而且新聞的作者還專門說明“監聽案”有十多位中共官員證明。我不知道這則“謠言”是不是中國最高層有意放出來的最新的案情調查進展,但是在我看來,這條傳聞有許多值得質疑的地方。

家世顯赫的“太子黨”、權重一方的“西南侯”、深諳權謀的下一屆中共核心領導競爭的“領跑者”,具有此等多重身份的薄熙來無疑是膽大妄為的。但是同時他也一定是熟悉黨內鬥爭的各種陷阱和“紅線”的。他的每一步行為都是在對風險成本和政治收獲進行過精心計算之後才采取的。監聽黨內的最高領導者,這一舉動成本極高,但是收益不大。似乎不像是薄熙來的作為。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於搞陰謀的組織,因此對別人的陰謀活動也有著極高的警覺。對於黨內監聽,中共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規定,那就是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聽必須得到隔級批准。例如,如果要監聽一個副部級干部的電話,必須得到政治局的批准。同一級的部長和部黨組是無權決定的,公安部和安全部也是無權單獨作出決定的。更不用說下級監聽上級了。(當然,這一規定對最高領導人下令監聽他人無法約束)

薄熙來或者王立軍要監聽胡錦濤的電話,政治成本太高,因為僅僅是這一項作為,他們不僅會丟掉官位,同時也會鋃鐺入獄。而且監聽胡錦濤在操作上也難度不小。中央領導人之間的通話用的是專線電話,即所謂的“紅機子”。這項業務不在政法委的管轄範圍之內,而是由辦公廳直屬的保密局控制。即使傳聞中的周永康支持薄熙來是事實,周永康或者薄熙來都無法控制胡錦濤的通話設施。

同時,監聽胡錦濤的電話在政治上的收益並不大。由於與薄熙來父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宿怨和對薄熙來個人咄咄逼人的行事風格的反感,胡錦濤是不會支持薄熙來的。薄熙來在爭取十八大“上位”的政治博弈中已經將這一項列為定數,而不是變數。薄需要做的是在胡的反對下“霸王硬上弓”,造成一種態勢,即使胡反對也無濟於事。正因為如此,監聽胡錦濤的意義並不大。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薄熙來、王立軍在對其他人的監聽過程中“誤聽”了對方與胡錦濤的通話。但是,“誤聽”胡錦濤的電話與“監聽”胡錦濤的電話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政治後果也會完全不同。類似的事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發生過。當時安全部門在監聽電話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位經委副主任與一位女港商的男女私情 。

時任中央領導在接獲報告後對為何該副主任的男女私情並沒有多問,但是對該副主任的電話沒有經過中央批准而被監聽十分震驚。最後經過查證,發現是安全部門在監聽那位女港商的過程中“摟草打兔子”,這位副主任的自投羅網純屬“意外收獲”。此事才善罷甘休。 不知道,日前盛傳的“薄熙來監聽胡錦濤”一事究竟屬於那一類,或者純系空穴來風。

薄熙來案件現在已經演變成了中國的“政治娛樂”。這種政治娛樂的背景是中國政治的“秘密宮廷”性質和信息封鎖制度。其實在我看來,薄熙來作了許多該下台的事情,他的政治路線我也完全不贊同。但是,對於當今的中央領導層不敢在政治上與薄熙來劃清界限,只是通過“八卦新聞”來搞臭政治對手的行徑,我也覺得十分可卑。(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