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評論:中國降息的效果難以預測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一百零八個基本點;並對其他期限、檔次的存貸款基準利率也作出了相應調整;此外還下調了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利率。在降低利率的同時,中國的中央銀行還宣布將從十二月五日起,將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下調一百個基本點和二百個基本點。

2008.11.28

這是中國自九月中旬以來的第四次降息,與前三次降息的幅度相比,此次降息的幅度分別是前三次降息幅度的四倍,換言之,這一次的降息的幅度比前三次降息幅度的總和還要整整高出三分之一;事實上,這也是自一九九七年來來,中國央行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總之,近來中國降息的決定如此之頻繁和降息幅度如此之大,都表明中國政府對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境深為擔憂。

降息和降低準備金率是一國政府通過擴張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的最常見的手段。中國政府當前採取的激烈的擴張的貨幣政策,是對其前不久出台的四萬人民幣投資的擴張的財政政策的一個必要的補充。其實,號稱四萬億的財政刺激方案有很大的水分,中央政府顯然是無法照單支付的。現在看來,大量的投資將通過向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此次大幅度降息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降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向銀行貸款進行投資的成本,以期由此刺激貸款投資的規模。

從資金供給的角度看,降低銀行準備金率,則是為了為銀行釋放更多用於貸放的資金。截至今年十月底,中國的銀行系統共有四十七萬多億的存款規模,將準備金率降低一個百分點,等於為貨幣流通系統增加近四千七百億的貨幣供給。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數據而已,銀行是否願意將可用於貸款的資金貸放出去,有著多方面的考慮。當前的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的銀行並不缺少貸款資金,相反他們是有資金而不願意向企業貸款。而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下滑,銀行擔心帶出的款項將成為壞帳。因此除非中國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強迫以行貸款,否則銀行不會有太大的增發貸款的積極性;反之,如果中國政府通過行政命令迫使銀行貸款,不難預見,中國銀行系統的壞賬將迅速增加。不久便將會成為威脅中國經濟的又一顆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系統的存款中,有百分之四十二左右來自居民的儲蓄存款。一般而言,降低銀行利率意味著儲蓄利息收入的降低;從而降低居民的儲蓄欲望,刺激他們的消費欲望。但是,在中國現有的收入分配結構下和社會經濟政策下,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低收入者並沒有多少可以動用的存款,他們的存款基本上都是應對急需的救命錢,這些存款的利率彈性很小。相反,銀行利息降低實際上降低了他們的存款收入,甚至可能迫使存入更多的錢以備急需。更有甚者,由於降低後的銀行存款的名義利率已經降低到百分之二點五,低於當前消費物價指數一點五個百分點。所以,中國的低收入者將由此遭受損失。這不僅不利於提高消費,甚至有可能由於負面的“收入效應”減少絕大多數居民的消費。

鑒於以上分析的多方面因素,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政府的貨幣政策所表現的效果一般並不十分明顯。此次的降息的舉動很有可能有著同樣的命運。它雖然可能會通過政府的“信號效應”在短期給股市帶來一些小的刺激,但是從中長期看,未必能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銀行的效益和金融系統的長期穩定,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福祉真正地帶來好處。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