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說到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共識是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即沒有一個明顯主導的宗教信仰,而反過來把各個宗教與國家合一,無論是儒教道教以至大乘佛教,都變成民間「滿天神佛」的「中國宗教」,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宗教」。
然而經過民初至今過百年的「想像的共同體」,所建構而成的「中華民族」,其實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特別是漢民族的宗教信仰;這些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就是「中國」,而信仰的核心就是「中國強大」,即使中國不強大,也必須要幻想中國會變強大,以及令中國強大;只要中國變得強大,重現天朝上國的「萬國來朝」,那麼十三億的信徒就能從中得到滿足;有如電影《戰狼2》,一眾中國觀眾,從虛構的中國強大故事中得到了心靈的滿足,即使現實的生活是如何的不堪,只要能夠虛構一個幻想世界內的神國──強大的中國,就可以為此奉獻自己的生命與生活,更為此感到「驕傲」以及感動。
這種宗教信仰是可以跨國界的,因此有很多明明唱了別國國歌,宣誓向別國效忠的中國人,卻可以把宣誓當食生菜般,仍把「中國」作為效忠的對象,而視入籍只是一個「身份」,或者一本「護照」,即使法律上你是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你仍然是一個「中國人」;現實相近的民族,是把宗教當成是民族認同的猶太人;因為信仰只有「一個真神」的猶太教,而成為了猶太人,去建立猶太國家;而中國則是信仰中國,界定了中國人,而因此必須相信「一個中國」;根據「中國」這宗教的定義,只要你是「黃皮膚、黑眼睛、黑頭髮」,寫漢字,講漢話,食漢菜,而又不是「官方宗教認可」的例外──如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蒙古人之外,你都必須是中國人;而且必須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則你就是「叛教者」;而世界上只可以有一個中國,凡是多過一個中國,或者疆獨藏獨台獨港獨以至不存在的澳門獨,就成為褻瀆「真主」即「祖國」的敵人,一如星期日有親共人士在香港集會,指港獨者「須殺」、「殺無赦」、「呢啲人唔殺咗佢做咩?」、「睇吓殺咩啦,殺豬殺狗唔係咩一回事」。
這種心靈上的扭曲,有如一些極端的伊斯蘭聖戰組織,不斷追殺侮辱了其先知,以至一些已經移居外國,卻「不守婦道」的中東婦女的行為一樣,是完全屬於被洗腦的宗教信仰。掌握了國家機器的,就是這個宗教的領袖,只要這個領袖能繼續令中國「發光發熱」,繼續向其信徒宣示國家的偉大,國家的無所不能,國家可以如何令弱國害怕,又如何令其他大國尊重,這些億萬的「愛國信徒」,就會繼續支持這個黨國體制;因此說甚麼「愛國不愛黨」,就有如當年被宣佈為異端的基督徒如何表示自己「愛基督,不愛教會」一樣,只會繼續被信徒視為異端,只比那些「離教者」──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者,只好一點點;然而你不破除這個「中國」這個宗教信仰,仍然是為這個宗教繼續提供養份,在黨國體制的信仰下,失去的根本不成比例。
由德意志血統到中華民族血統,由德國被欺凌的歷史苦難,到中國被日本與列強欺凌的苦難,中共根本只在照搬希特拉的做法,來建設今日的「納粹中國」;由毛澤東到習近平,崇拜拯救中國的偉大救世主,這就是中共推行「國民洗腦教育」的真相,亦是為何香港年輕一代要進行「反洗腦」,先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反制。接受了作「中國人」,就會有甚麼「中國人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傳統」、「中國邏輯」、「中國可以說不」、「外國的一套在中國不可行」,「中國的一套應該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中國人不走極端」、「中國人的生存之道」、「中國人重感情」、「中國人的文化差異」等無數的理由,去否認普世的道德文化價值,去為自己的雙重標準、出爾反爾,以至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權反法治去辯護。
人就是人,就是地球上的人類這種生物,沒有「自古以來」也沒有「與生俱來」,這都是某國的幻想;所謂「民族性」都是後天教育而成,是生長環境所促成,以至個人自己的選擇。做一個好人,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努力,愛護所生活的環境,爭取該處的公道與公義,就是一個最好的公民,而不需要幻想某一國家必須要「富強」,或者「大國崛起」,從欺壓別人中得到快感,其實很可悲。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