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评论】封区成本高效益低

2021.01.25
【林忌评论】封区成本高效益低
粤语组制图

香港特区政府又就疫情开创先河 ── 在上周六凌晨(23日),在九龙佐敦区域实施禁足48小时,去强制区内居民检测,于周一凌晨(25日)解封;政府动员超过3000名部门人员,软禁了7000居民两日,却只能找到13个病毒呈阳性个案,即只有0.17%左右;根据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指出,如此高成本的封区,却只能做到与强制检测相约的效率,这说明成本效益低,未能在香港发挥作用;袁国勇却为政府护航说,指太早封区会扰民,太迟封区就被指后知后觉,难以取得平衡。

然而问题的根本,是香港地小人多,人口密度极为密集;绝大多数居民都几乎必定会跨区,而病毒的潜伏期为14-21日,因此一日不停止人口的流动,所谓封区根本是完全没有作用;无论是外国的禁足令,或者中国大陆的「小区管理」,其最大作用就在隔绝病毒,不再向外扩散,而非进行「检测」;何况既有「强制检测」,那么禁足来做甚么?有传3000居民提前收到风声,更因此提早离开家园,前往其他地方暂住,那么这种画蛇添足的「禁足」,不是反而令病毒进一步向外扩散吗?

在其他地方,检测是用来及早治疗,封区是用来隔绝染感,偏偏香港特区政府,却把两种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好似不隔绝,就无法检测一般,这根本最大的错误;先不论直至今日,都无法找到问题根源的「假阴性」确诊者,只能减少潜在确诊者48小时外出的感染他人机率,对比起早前每个人都可能在社区「播毒」,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 要隔绝,早就应该全港停工停课14日,以至全面禁足外出,这就更有效阻止病毒跨区;偏偏政府担心社会成本,不断继续拒绝停工,结果就是病毒继续四处散播,那么只选择一区来封,而且只是短短的48小时,又能做到甚么?

然而即使如袁国勇「护航」式的言论,如指「难以评估封区检测的比率高低,若和全民检测比率的0.004%已经是高,但和出现病征的人士到诊所检测的比例的0.4%至0.8%就偏低」云云 ── 问题是,为何用一个「疫区」来和「全民检测」── 即去年九月时第三波已尾声的全香港来比?一个「疫区」的数字又怎可能和「全港」来作比较?但这个「比较好」所反映的又是甚么?就是两个烂苹果,封区已经比起更差的全民检测为之好;但应该反问的,就是为何去年九月时要动员两百万人搞全民检测?搞完又有何用?资源是否错配?

当然更荒谬的,就是政府以至亲共议员,完全不会从错误中学习 ── 去年九月的全民检测已一再证明,这种「大跃进」式的指标,是完全没有作用;但一众亲共议员却一日到黑,都再重复主张要做这些完全没有作用的政策,正说明为何疫症一爆再爆,永无止境的真正原因,就是政府不但错,而且还要一错到底。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