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评论】本土路线的抉择
2015.11.30
香港区议会选举,本土价值成为了年轻一代标榜的理念,评论人安徒于明报慨叹「(中共)急于绞杀胸怀大中华情结的冯检基何俊仁」。其实中共的做法, 不但助民主派改朝换代,更证明「和谈」或「投降」是一条自杀的路途;香港年轻人求变,对中国现况失望,更对港共在香港的乱政感到绝望,生于末日乱世,新观点不断产生,对香港未来的前途多种不同的想法。
和香港情况类似的国际例子,首先是和中国大陆有一海之隔的台湾,虽然得不到多数国家的承认,但却拥有实质的主权;台湾经历80年代尾的解严,以至90年代的民主化之后,本土潮流经民进党以美丽岛世代、律师世代以至今日的蔡英文为首的第三世代所带领,与仍拥抱大中国想像的国民党对决。和香港一样,台湾的本土意识,是以年龄来划界,愈年轻愈亲本土;随著老一代的凋零,台湾由以往的「蓝大于绿」,变成本土占优的「绿大于蓝」,本土运动亦由以往不断挑动统独问题,回归到民生的本土社会政策优先。
对于香港本土运动的难题是,中共是今日地球上最强大的独裁政权,而香港无论在人口与资源上,都无法和中国比较;香港没有军队,市民既没有枪炮也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即使发生了推翻政府的革命,仍然面对拥有核子武器的政权,只怕出现布达佩斯的1956革命,或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亦因此,香港目前的激进团体,仍停留在「口头勇武」的阶段,没有真正从事革命或暴力抗争。香港的命运,其实要视乎中共政权的命运,对于这点,无论是大中华派或本土派,都几近没有争议;然而所争议的,即一旦中共倒台,究竟香港要学习波罗的海小国脱离,还是留在大国的影响或控制之下。
由于香港相对于中国太小,欲在中国大乱之后「走自己的路」,势必要得到外国的援助与干涉;然而今日的世界,不再是以往冷战的对抗,美苏可以随便扶植一些搞独裁高压或迫害异族的政权,特别香港作第一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拥有西方各国国籍的居民,拥抱本土主义的阵营,其所提倡的价值,将成为各国是否干涉,或者以何种态度干涉的关键。
近年苏格兰独立党欲脱离英国,以至加泰隆尼亚欲脱离西班牙的分离主义,今日国际社会能够接受的,就是以公民民族主义,以一种不排外的民族主义,即在对抗「宗主国」或「占领国」时,仍坚持自由、包容、平等、个人权利等价值,而非建基于种族或国族的仇恨;即使曾以暴力抗争的巴斯克分离组织,如今也过渡到这种议会路线来。反之以宗教力量作怪力乱神,如清代的太平天国,则列强冷对甚至加入围剿;源自白莲教分枝,本号召「反清复明」的义和团,竟倒转枪头变成「扶清灭洋」,这种路线,不可能得到国际支援。
香港有些本土团体,正走向这种宗教式的道路;最近在区议会选举,陈云竟提出「投共灭泛民」的呼吁,妄称香港的民主派为「美国帝国主义代理人」,呼吁选民投亲共政党如民建联 一票,令在民主派被共产党扫地出门之后,美国则会改为选择这位怪力乱神的教主及党羽为「代理人」,然后就可以击退中共,以达成「香港建国」。
诚然区议会选举结果显示,这些相信「刀枪不入」的信徒属极少数;然而香港的本土运动,必须在对抗中共的拒中之馀,仍能守住国际认可的价值,不能为更激进的路线所骑劫,例如公然宣告「歧视中国人」等;否则香港的本土运动,将自绝于国际社会,不但被世界所排斥,甚至早为中共借各种藉口如「反恐」所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