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評論】英國大選的啟示


2015.05.11
cameron-conservative-mps620.jpg 英國首相卡梅倫連任成功﹐在國會還贏得過半數議席﹐這是近20年來首次。圖為卡梅倫(前、中) 與其保守黨團隊攝於2015年5月11日。 (法新社圖片)

在民主故鄉的英國,保守黨意外勝出大選,贏得331席過半數,未來五年,可以無需和任何黨派組織聯合政府而單獨執政;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則藉本土民族主義之強勢,把59個議席贏了56個;而得票第三多的英國獨立黨,雖然在單議席單票制之下,只能贏得1個議席,但其得票卻達到總票數的12.6%,顯示反「英歐融合」的獨立本土主義思潮,不但席捲蘇格蘭,同時,在英格蘭亦成為了風氣,迫令保守黨必須謹慎處理。

有些意見認為,英國大選使用的單議席單票制,是一種不公平的選舉制度,例如英國獨立黨得到了總票數的12.6%,但卻在650個議席只佔1個;然而,事實上,單議席單票制比起多黨林立的比例代表制,其實是一種更優勝的制度。在歐陸一些國家可見到,採取比例代表制之後,由於小黨林立,政府不斷面臨倒閣,以及解散,令政策朝令夕改,以及受到少數黨、少數人的勒索──為了組成政府,大黨往往犧牲自己的原則,最終變成一種「四不像」的政策,時左時右而沒有貫徹的治理綱領,只會令民選政府效率變得更低。亦因此,2011年,英國早舉行了政制公投,大多數選民決定維持單議席單票制,這早有定論,各大黨的政治人物,在短期內亦再難就此提出爭議。

以香港為例,97前的立法局仿效英國,95年採取單議席單票制,91年採取雙議席雙票制,均有利發展大黨,以及減少小黨產生;反之,97後中共為了減弱民主派的影響,以及減少民主派的議席,採取了小黨得利的比例代表制,舉例說,只要在一區擁有接近一成至兩成的選票,都幾乎可以篤定當選。因此,政治人物只要找到極端的一兩成死忠支持者,即使被八九成人討厭,也沒有關係了。這樣的選舉制度之下,除非擁較大權力的民選總統(如法國)制衡,以至議會有高度成熟的合作與政治藝術(如德國),否則,這種制度是難以成功的。

由蘇格蘭去到英格蘭,除了經濟之外,最受選民關注的,有如香港一樣,就是對抗外來影響的本土議題。蘇格蘭民族黨舉軍南下,由6席增加到56席,成為國會第3大政黨,引發出英格蘭人的質疑──為何英格蘭人無權干預蘇格蘭議會的議題,但蘇格蘭人卻可以競選全英國會,同時就英格蘭的民生開銷等投票呢?這被稱為「西洛錫安」(West Lothian question);另一方面,英國政府面對2017脫歐公投的問題,迫令政府必須重新思考國家的制度。

反思在香港,市民質疑為何只有「中港融合」一條路,所謂「一國兩制」更在各方面全面倒退,為何香港人不可以選擇停止融合?為何香港人不可以公投選擇自己的道路?為何2017年的所謂特首安排,更只是一種篩選的假普選?這些問題,隨著網絡的流行──例如多位留英讀書、工作,只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香港人,只要持有六個月以上的非旅遊簽證,都可以此在英國大選投票,揭露出香港人在這個虛假的一國兩制之下,有多少比不上英治時期的無奈。(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