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美國的台灣難題

0:00 / 0:00

3月31日《金融時報》發表了哈佛大學知名學者、《(美中)必有一戰》一書作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最近在北京的講話︰「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講話進一步支持了許多人的判斷︰美中因台灣問題而爆發戰爭的風險在繼續上升。不過,艾利森把風險增大的主要責任,歸咎於特朗普鼓勵台獨勢力的政策。我認為這不僅是因為艾利森人在北京,不便批評習近平,而且,更因為他代表了美國一股強大的綏靖勢力,這個勢力對台灣問題形成了明確的立場,那就是美國不該為台灣的自由去冒險與中國進行全面戰爭的風險。

那麼,我們是否僅因當年英國對納粹德國的綏靖政策失敗這個歷史教訓而批評美國這股勢力呢?肯定有人會做這種批評,而歷史也完全可能證明他們是對的。但我認為,美國試圖避免因台灣問題和中國打一場戰爭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機會也是完全值得去爭取和把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美中全面戰爭的後果不堪設想,同時,我也認為美中避免一場全面戰爭的機會確實存在。

有人會說,習近平敢於冒險以武力威脅迫使台灣接受「一國兩制」,以此鞏固自己的權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判斷美國人不敢打、也不願打。所以,正是美國的綏靖勢力,反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否則,色厲內荏的習近平,放著做皇帝的好日子不過,為甚麼要去冒這種完全失去理性的風險。對此,我的看法是,美國已經有足夠多的情報和經驗做出判斷,習近平完全有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孤注一擲。習很可能不敢在南海、西藏和新疆問題上與美國打有限戰爭,因為這些問題並不危及他的權位,而且打有限戰爭習不一定能贏,去冒全面戰爭的風險,又不合算。問題是,習為甚麼在台灣問題上敢賭呢?這不是也非常不理性嗎?台灣民意不是支持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嗎?即使美國人真不敢打,習近平借武力威脅來搞「一國兩制」,無異於像現在大陸和香港一樣,每天都要強姦民意,這對習近平,對中國又有甚麼好處呢?

我的看法是,習近平有可能在台灣問題上賭一把,與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不受制約有關,也與他「治國理政」失敗帶來的尷尬現實有關。換句話說,如果習近平內政外交都比較成功,在台灣問題上孤注一擲的可能性反而不大;而正因為他執政不成功帶來的騎虎難下,增加了他在台灣問題上賭美國不敢與中國打仗的衝動。這種衝動令他不願看到,即使美國讓習近平搞一個自欺欺人的「統一」,習還是解決不了治國無能的問題,反而會陷入更多的內政和外交麻煩。也正是看到了習近平搞假統一會令中國陷入更大困境,美國的綏靖派會更加堅持寧讓台灣被「一國兩制」,也不與中國打仗的主張。

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綏靖派的「精明」主張,最終會幫助習近平實現他的「統一大業」呢?我以為這種可能性會大大小於其他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艾利森所顧慮的,美國政治危機導致特朗普不能把握分寸和時機,反而刺激習近平做出愚蠢決定,不僅實現不了「假統一」,反而造成了各方都難以控制的混亂。台灣內部陷入混亂的可能性最大,而中國大陸陷入內部混亂的可能性,也會大於有序的「假統一」。這或許不至於發展為中美大戰,卻足以帶來全球性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