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多數選民選擇脫歐,有可能成為冷戰結束以來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主要原因,就是這個事件讓原來不可想像的惡夢成為可以想像的了。最直接的惡夢就是歐共體解體,伴隨這個惡夢的是英國解體,令這個在過去三百年文明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角色的國家,蛻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島國。
這樣的惡夢是否會成真?如果成真,對世界,包括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在交流中發現,不少中國自由派知識份子並不認為,或者不願接受這個事件的嚴重性。這種態度與歐美自由派知識份子的態度形成頗為強烈的對照。
我的理解是,這種差別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因素就是,人傾向於把自己的危機看的比別人的危機更嚴重,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人們認為,文明的歐洲,再危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其次,人類政治進步的大潮不會因英國脫歐而改變,更何況,英國脫歐的公投結果並非不可逆轉,反而有可能成為激勵英國和歐洲變革的一個轉折點。
確實,從全球角度看,即便歐共體解體、英國解體也不會改變發達民主國家在世界上的整體優勢,不會改變各國發展民主政治的大勢。但是,這樣一個籠統結論,無助於理解英國脫歐對全球地緣政治可能帶來的後果,而這種後果不僅與英國和歐洲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更涉及到其它國家人民的命運。事實是,其它國家的人,特別是那些陷於動亂或瀕臨動亂的國家和人民,將為英國脫歐後的地緣政治格局調整,付出最大代價。
據報道,目前世界上因戰亂而直接產生的難民總數已達二戰以來最高水平,約750萬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歐洲在全球難民危機中首當其衝,這其實也是這次英國脫歐的一個更大背景。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個背景,英國公投的結果會完全不同。英國脫歐帶來的一個可能後果,就是嚴重消弱發達國家應對難民危機的能力從而加劇世界動亂。由於現代通訊技術的發達,非法遷徙的成本和風險大大下降,大規模的非法遷徙已成為21世紀世界秩序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出於人道考慮,歐共體現在的基本方針是接受戰爭難民,遣返經濟難民。
隨著戰爭難民總體規模迅速增大,這個方針越來越不現實,下一步怎麼辦?英國脫歐不但無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會讓以默克爾為代表的勇於擔當的西方政治家處於更困難的境地,給各種機會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政客創造了更大市場。
更嚴重的是,普京和習近平從歐共體的困境中看到自己有機可乘,他們剛剛發表的聯合公報表明,兩人將聯合起來利用歐洲和美國的困境,謀取更大的地緣政治利益,以鞏固兩人在國內的權力。這個選擇將不僅增大世界地緣政治的短期風險,也可能增大長期風險。
增大短期風險,是因為中俄兩國將對歐洲面臨的難民危機采取隔岸觀火甚至是火中取栗的態度,這自然無助於中東危機的解決,無助於減少非洲對歐洲的難民壓力。
而增大長期風險,則來自這樣兩個因素。一是中俄兩國再次鬧翻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這是因為俄中兩國這次聯合完全沒有道義基礎,對中國國家利益更是傷害巨大,因此,兩國再次反目是遲早會發生的事。另一個因素,則是歐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的亂局讓習近平更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對抗普世價值。歐美因自身麻煩太大,不得不對習近平作出重大讓步,讓習近平有機會在錯誤的方向上走的更遠,以至於中國成為下一個生產難民的熱點。這雖然不會改變世界走向憲政和民主的大勢,但對當代和下一代中國人的命運,不能不說是巨大的不幸。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