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 對中共十九大的初步評論

0:00 / 0:00

中共十九大已經結束,如何解讀圍繞這次重要會議的權力鬥爭及其結果,有不少精到的議論。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這場權力博弈究竟對未來中國的演變意味著什麼?

眾所周知,郭文貴事件的發生,是此次圍繞十九大的高層權力鬥爭一個非常重大的因素。對於這個因素究竟對十九大產生了什麼影響,已經發生了非常有意思的分歧和爭論。儘管對王岐山的評價和態度存在非常不同的政治立場,但不僅同情王岐山的人,且一些同情郭文貴並對王岐山持嚴重批評立場的人,都傾向於認為,從結果看,郭文貴的爆料並沒有對中共權力結構的基本邏輯和演變趨勢帶來實質性影響。習近平將繼續鞏固他的個人集權,因而更有能力主導中國未來的走向,而不論其結果是好是壞。

當然,同情王岐山的人與否定他的人有不同的邏輯。前者不僅高度肯定王的反腐功績,而且認為王未留任常委,並不意味著他政治生涯的終結。而何頻代表的後者,則強調中共黨天下國家機器內在的邏輯及其壓倒性的力量。這種力量如此之大,以至於無論有沒有王岐山,習近平都會終結江胡時代的分贓政治,而無論有沒有郭文貴,王岐山都不可能留任常委。按照這個邏輯,郭文貴的報料對十九大的影響就相當有限了。對這個結論,郭文貴和挺郭的人當然是很難接受的。

從政治立場上,我與何頻比較一致,不能接受那種贊揚王岐山、全面肯定習王反腐的觀點,但我認為何頻把黨國權力的遊戲內在邏輯有點神秘化了,他的機器人說法是有深意的,強調了中共官僚機器有相當穩定的權力平衡機制這個特徵,但由此推出郭文貴事件對十九大的權力鬥爭沒有根本性影響,是不妥當的。即便沒有郭文貴爆料,王岐山也會退休這個命題可能成立,但也不能否定,郭文貴事件對整個權力博弈過程發生了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十九大後的反腐實踐也會帶來重大影響。也就是說,十九大後的反腐,會因郭的報料而更“文明”、或更“依法辦事”,甚至不排除糾正一些重大的錯案和冤案。

從更一般性的角度,郭文貴事件雖然沒有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樣,對中共政權立即產生顛覆性的後果,甚至有可能通過幫助胡派對江派的拼死反擊,產生了更有利於習近平個人集權這樣的政治效果,但不容低估的是,郭文貴的爆料,對中國政治未來發展,有可能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我之所以這樣看,是因為我相信郭文貴揭露的真相以及他還會揭露的真相,對中共內部的權力博弈已經並且還將構成某種約束,有這種約束和沒有這種約束,人的行為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雖然這一點未必馬上顯現出來,但可以明顯看到的是,郭文貴事件對海外華語世界已經帶來了重大影響。可以說,中共十九大以後的海外華人政治,遠比之前要活躍,是不爭的事實。

從短期來看,海外華人政治的活躍對中國內部的政治發展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但在網絡時代,海外華人的話語政治究竟能對中國內部的政治發展產生多大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與國內當局對政治言論的管制尺度。一個不難理解的邏輯就是,國內管制的尺度越緊,海外話語政治的影響力就越大。這個邏輯將是十九大後中共當局不能不考慮的一個約束。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