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內外危機的加劇,對南先生的預言是一次重大考驗。鄧小平去世後的中國,是一個奴才和庸才治國的時代,留下深巨的社會創傷。突然襲來的全球金融海嘯,正好發生在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都十分脆弱的關口上,這究竟對中國的命運意味著什麼?2008年爆發的危機對中國“國運”最大的考驗莫過於這樣一個人所共見的事實,那就是決定十三億人口命運的大權,掌握在一個極其平庸的領導人手中。他從來沒有自己的語言,難與任何人進行真正的溝通。不少人曾經期待,在胡錦濤那張令人猜不透的“撲克臉”後面,會有深謀的韜略,但是,現在胡錦濤上台已然六年,人們終於明白,皇帝並無新衣,胡錦濤以不變應萬變,唯一的宗旨是“平安下莊”。對於即將再次駛入驚濤駭浪的中國來說,這樣一位船長,會不會給中國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呢?
在不久前紀念中國改革三十年的大會上,胡錦濤講了一句讓許多人都感到意外的新話--“不折騰”。現在看來,這句讓人頗費琢磨的“不折騰”,傳遞了重要的信息。
胡錦濤的“不折騰”,顯然是對《08憲章》的一個回應。也就是說,他根本不可能採納中國政治異見人士的諫言,大張旗鼓地推行憲政民主。胡錦濤的這個回應,當然不令人意外,他下令拘捕劉曉波,早已表明了這一態度。
不過,胡錦濤的“不折騰”有可能也是對高層權力鬥爭的一個回應。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危機,中共的高層並不寧靜,欲倒溫者有之,恐怕欲推動胡提前交班者亦有之。胡的“不折騰”,就是對這兩種勢力的回答,至少在表面上,胡要把目前中共的權力格局維持下去。
不過,從來沒有一句自己話的胡錦濤,這次也不例外。“不折騰”的真正出處是習近平。初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再好的主意經不住折騰”。
習的思想見於胡的講話,這個事實表明,2008年爆發的危機讓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加速進入角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國運已經不僅與胡錦濤的領導力,而是和新一代人的領導力聯在一起了。那麼,“不折騰”的提法,傳遞了新一代領導人的什麼信息呢?在我看來,這句話出自一個紅色革命接班人之口,有格外的深意。正如網上有人已經指出的,“不折騰”是對中共幾十年折騰禍國殃民的一種默認和反省。
問題是,當年晚清不是也不想折騰嗎?百余年來中國不斷折騰的歷史更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能不折騰嗎?這可能是決定中國國運的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08憲章》的道德勇氣可嘉,但思想深度不足,這是我對《08憲章》的批評。
《08憲章》的不足之一,就是回避了這樣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積百年之奮鬥,中國人憲政民主的夢想仍不得實現?難道僅僅是因為總有壞人當道?為什麼是陳寶箴穩健求實的變法策略毀於康有為急功近利的政變而不是相反?為什麼為奪取政權不怕出賣主權的孫中山成了民族英雄,而變革圖強的李鴻章反而落了個賣國的罵名?為什麼流氓出身的蔣介石獲得了國民黨的大權出人頭地,為革命派提供了廣東基地的陳炯明卻遭到國共兩黨的一致唾棄?為什麼魯迅的風頭壓倒了胡適?為什麼毛澤東能打倒劉少奇,劉少奇阻止不了毛澤東?為什麼道德激憤的大學師生能夠助保守派推倒胡耀邦和趙紫陽,卻阻止不了江澤民把中國的大學變成奴才哲學和腐敗文化的溫床?
2008年的中國又走到了一個命運的十字路口。中國的當權者與政治反對派之間各發“鄉願”的對話,並不能讓人對中國的國運感到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