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子黨所指的定時炸彈,當然不是薄熙來,而是胡錦濤執政十年留下的大量難題。而胡錦濤現在則不得不面對他最不願看到的局面:還沒有等到交班,"定時炸彈"就開始一個接一個地爆炸。接連發生的什邡事件和啟東事件,讓世人再清楚不過地看到了這一點。
為什麼在當局最怕出事的時候反而紛紛出事?我以為與胡錦濤維穩徹底失敗有直接關系。證明胡錦濤維穩方針徹底失敗的標志性事件就是去年底的烏坎事件。烏坎村民在反抗中不僅表現出很大的勇氣,而且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組織能力。正是這種組織能力,一方面迫使當局不敢輕易動武,同時也給談判解決問題創造了機會。烏坎以談判化解了群體抗爭,但這個經驗對全國有沒有普遍意義?中央當局一直並沒有明確表態。而最近,也就是在什邡事件發生之後,周永康突然高調肯定了烏坎經驗,這讓我頗感驚訝。
http://zy.takungpao.com/n/20120705/134181.html
周永康在此時肯定烏坎經驗究竟說明了什麼呢?在我看來,什邡事件中青少年面對政府暴力那種毫不畏懼的氣勢一定極大地震撼了中共當局,他們對於繼續靠武力來彈壓和震懾群體事件的後果產生了空前的恐懼。最大的顧慮之一,就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前就發生大規模的流血事件,讓胡錦濤,也讓整個中共政權,處於極其難堪的境地。為此,中共高層很可能對地方官員調動武力鎮壓群體事件的權限作了重大調整,而明令地方官員不得輕易動用武力來對付群體事件,而要盡量通過談判和讓步來平息民眾。
我們現在無從得知,此次啟東事件的發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什邡事件的鼓舞,但是,啟東官員對於抗議民眾所表現出的所謂"理性"態度,顯然與周永康宣示的維穩"新思路"有直接關系。那麼,中共維穩思路的這個轉變能成功嗎?我認為周永康自己也沒有信心,他之所以要變,一是形勢所迫,不得不變,二是他反正要走人了,成功與否他並不在意。
從啟東事件官民雙方的實際博弈過程來看,新的維穩思路雖然比過去更講人道和理性,但面臨著中國現實的巨大挑戰。在官員一方,由於上級強調不得輕易動用武力,一旦民眾奮起抗議,馬上就不知所措,似乎除了立即宣布放棄排污項目,就沒有別的辦法了。事實上,這個項目涉及多方重大利益,這麼快就決定放棄,要麼說明原來的決策輕率和不負責任,要麼說明現在的政府輕率和不負責任。總之,沒有了國家暴力來撐腰,地方官員並無責任之心和擔當能力。而這正是胡錦濤多年"剛性維穩"方針的必然結果,也是靠買官賣官來分配權位的必然結果。地方執政官員中,多為貪瀆平庸之輩,要他們直接與抗議民眾進行理性談判,實在是強人所難。
在民眾一方,啟東事件雖然有推動者,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這次抗議的組織化程度,完全無法與烏坎村相比。推動者既不可能約束抗議民眾的行為,更不可能出面與當局談判。而這樣的局面也毫不令人奇怪,因為當局多年來的一貫方針就是要把一切具有政治領袖潛質的人,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都要清除干淨。雖然事實上無法做到這一點,但當局確能讓民眾保持一盤散沙,讓有領袖潛質的人無用武之地。
於是,胡錦濤就給即將接班的習近平留下了一個維穩難題,靠武力來威懾和恐嚇已經開始失效,而靠理性的博弈和談判又完全沒有社會自組織基礎。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博弈各方都有善意,都願意妥協,但還是會出現大家都輸、甚至玉石俱焚的局面。何況啟東的青年人再次表明,在胡溫執政下長大的新一代,不僅對這個政權毫無信任,而且對官員的人格也不存敬意。(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