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像,薄熙來此時已入常的可能性非常之大,甚至有可能分習近平的權,任國家主席。薄熙來2月2號在重慶的講話表明,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也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重慶模式很可能會變得更激進,從社會改革擴展到政治改革,搞鄉鎮直選。但根據現在揭露出來的真相來看,這些所謂"改革"將會制造更多冤案,會把更多人拉下水,讓他們上薄熙來的賊船,走上利用國家暴力黑吃黑,黑打黑的邪道。因此,薄熙來若有機會推動重慶模式向全國擴展,將不僅會導致權貴階層的大分裂和嚴重對抗,也會造成社會中下層的分裂和對抗。
由此造成的混亂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完全無法推測,但薄熙來的失敗則屬必然。因為我們看到,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其實靠的並不是毛左的蠱惑力,而是利用人的貪婪和恐懼。重慶模式的真相告訴我們,在社會潰敗的中國,這一套確實可以得逞於一時,但不可能持久。王力軍的反水就說明,這種害人的游戲玩得越大,傷到自己的危險也越大。王力軍出逃還告訴我們,在一個空前開放的中國,搞法西斯主義還有一個困難,就是人們多了一個外逃的選擇。
基於這種分析,不能排除這樣一種歷史的可能,那就是王力軍出逃有可能幫助中共逃過一場生死之劫。否則,薄熙來入常有可能造成中共完全失控的局面。這樣一來,就提出了第二個問題,2012薄熙來的隕落以及重慶模式的夭折,對中國未來的演變意味著什麼?會不會反而有利於中共的權貴資本主義成為一種不易顛覆的奴役秩序?
由於習近平較快地穩固權力,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加。我的理由有這樣幾個:
首先,由於中央大權較快和較平穩地集中於習近平,他的個人品性和領導風格,增強了中國政治的穩定性。習近平個人不貪財色,他的執政理念是"不折騰",這與薄熙來的品性和領導風格正好相反。薄熙來既貪財又好色,目中無人,好大喜功,很容易犯致命的錯誤,也很容易引起地方大員的反感和不服從。習近平則比較穩健,沉得住氣,這讓他能夠比較有效地約束地方大員,阻止他們各行其是。
這當然不意味著習近平本人一定不改革,或者不想改革。關鍵的問題是,習近平改革的動力來自何處?改革的思路又來自何處?
對於執掌中國最高權力的領導人來說,改革的動力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像毛澤東那樣,要揚名立萬,實現自己的歷史抱負。另一個就是為了鞏固政權,穩住個人權力。習近平顯然不是毛澤東那樣的人,因此,他不會為了一個理念去主動改革。習近平改革的動力,將主要取決於國內和國外存在什麼樣的危機會威脅到中共政權和他個人權力的穩定。
在國內方面,權貴階層的既得利益確實對中共政權的穩定構成很大威脅,但無論是習近平還是權貴階層,雙方都沒有必要選擇政治攤牌。中共政權已經盤根錯節地和權貴資本糾結在一起,習近平若真向權貴資本主義開戰就是向自己開戰。因此,習近平很可能會選擇向權貴階層施壓,讓他們吐出一些利益,這樣並不會招致權貴階層的拼死反抗,因為權貴還有一條出路,就是外逃。自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國際經濟形勢,尤其是美元弱,人民幣強的形勢非常有利中國資本外逃。
在這種政治和經濟形勢下,中產階級對中共的反抗很無力,也難以得到農民支持,因此不能對中共政權構成直接威脅。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習近平可以高枕無憂了呢?當然不是。事實上,中國最深刻的危機來自這一事實:缺乏互信和互助的中國社會已經成為一個高風險社會。薄熙來的垮台與他想利用這個危機有直接關系。薄雖然失敗了,但社會危機還在發展,而中共的智囊們並不知該如何應對這個危機。因此,習李執政面對的最大威脅是重大政策失誤導致災難性後果。李克強押寶的城市化,就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社會和政治危機爆發的導火索。(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