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拆局】假的,真不了

2022.04.18
【財經拆局】假的,真不了
粵語組製圖

內地經濟數據造假,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現在官方都高調稱要嚴打統計造假的陋習,原因只有一個:「你們造假造得太過份!」背後反映的正是威權國家從不願意承認錯誤或失敗。現在面對疫情同樣出現瞞報,上海爆發的人道災難,恐怕會在全國各地重演。 


三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突然向地方政府發出一份《緊急通知》,表示國統局對1月至2月份統計數據審核過程中,「發現部分地區、部分企業數據出現異常波動,統計數據失真風險上升」,要求各地重新核查。

之後更輪到中紀委出手,駐國家發改委的紀檢監察組稱,要嚴打統計造假的陋習,調研發現,少數地方通過數據打造發展假象;人為干預統計數據的方式由明轉暗,通過提醒、打招呼等方式,授意在統計數據上做文章。

這些聲明等於由官方證實,外界長期以來質疑中國GDP等重要數據造假的懷疑。

長期從事內地經濟分析或媒體報道的朋友,都會知道這個《緊急通知》殊不尋常,因為內地經濟數據充斥水份,已經是公開秘密,否則總理李克強不會自行尋找另類經濟指標做參考。他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時,不相信由GDP 來評價經濟發展狀況,而透過三個指標來追蹤經濟動向: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之後經濟學界統稱為「克強指數」。

因此今次國統局及中紀委高調發出通知,背後原因只有一個:「你們造假造得太過份!」根據國統局的統計方法,每月公布的經濟數據,包括三頭馬車(投資、工業及消費),均是把各地方政府上報的數據綜合而成,北京總局事後會進行抽查,今次應是發現數據與真實情況有太大偏差,才發出《緊急通知》。

翻查國統局公布的1月至2月份經濟數據,實在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按年增長7.5%、12.2%、6.7%,均較市場預期高出超過一倍。

其中最大質疑,是對基礎設施、製造設施和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名義上增長了12.2%。但這實際上很難與鋼鐵和水泥產量的雙位數下降相吻合。隨著房屋銷售、開工和土地購買的下降,房地產投資的復甦看起來也很奇怪。

即使是共產黨內部,也明白官方數據的不可信,除了李克強外,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早前亦尖銳抨擊中國的統計數據未適當報告負面的經濟變化,所有揭露的經濟指標都「非常好」,政府總是報喜不報憂,反映出經濟負面變化的數據不足。

結果在國統局發出警告下,內地公布三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終於「報憂不報喜」,PMI報49.5,按月跌0.7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的49.8,是五個月以來再次陷入收縮的水平。

Picture1.png

而最新三月經濟數據出爐(見圖),經濟表現全面走樣,當中消費更是由首兩季上升6.7%,變為下跌3.5%,是2020年四月以來表現最差,反差之大可見之前數據造假得相當嚴重,亦反映上海封城之下,對內地經濟已經構成嚴重打擊,引證人行周末降存準金率的必要性,但可惜是幅度及時間都來得太遲。

同樣造假的情況,不僅出現在經濟數據上,隱瞞疫情亦一樣成為國內官場的共識:由三年前武漢爆發全球第一波疫情,官員刻意瞞報或延報疫情,令世衛以至歐美國家未能及時應對,現在已做成全球有逾600萬人染疫死亡,更令人遺憾是,變種Omicron的出現,現在正反噬整個內地,造成嚴重的人道災難。


野村證券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45個城市(總計涵蓋3.73億人)實施了全面或部分封控,較一周前的23個城市(總計涵蓋1.93億人)大幅增加。這45個城市的人口佔中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經濟產值佔中國GDP的四成左右。

Omicron變種的速度已使得中國的經濟前景異常難以追蹤,衡常指標既因為官方造假而失效,亦有情況是每個月發布一次的經濟指標好大機會變得過時或無效。為了更及時地了解中國經濟,一些分析師正在轉向不太傳統的指標。例如,搜索引擎和地圖工具百度提供了每日移動指數。在截至4月3日的一周內,這比一年前的水平低了48%以上。


野村經濟師陸挺表示,百度的指標最適合追蹤城市之間的流動。為了衡量城市內的人流變化,他使用了其他指標,例如地鐵行程。在截至4月2日的一周內,八個大城市的地鐵班次比一年前減少了近34%。在許多地鐵線路現已關閉的上海,班次下降了93%,降幅比 2020年疫症首次大爆發時更嚴重。

陸挺最擔心的兩個數字是配送服務。在截至4月1日的一周內,快遞公司的快遞服務指數比去年同期水平低了近27%。同期,公路貨運指數下降12.8%。這種下降看起來特別明顯,因為該指標在去年底迅速上升。


儘管經濟面臨崩潰式下滑,中國的領導層仍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沒有理會關於中國應嘗試與新冠病毒共存的建議。

《新華社》上周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稱,中國不會、也不能採取這種失敗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做法。

《經濟學人》新一期封面:「危機的一年——中國出了甚麼錯」,表明習近平已經沒有退路。共產黨就如香港政府一樣,沒有讓公眾做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準備,也沒有對足夠多的弱勢老人進行有效的疫苗接種。現在習近平的兩難選擇是任由病毒擴散,可能導致200 萬人死亡,或者是大城市無限期隔離和反覆宵禁。


數據及疫情造假背後的原因,正是隨著權力愈來愈集中,中國的政府體系正出現新的缺陷。威權國家不願意承認錯誤或失敗。習近平的地位愈是被官方提升,就會有愈多的阿諛奉承,而政府的效率就會降低;如果官員不敢發聲,反饋機制就會失效。


《經濟學人》的結論是,如果你認為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看看上海這個最大城市空蕩蕩的街道,請先問問自己——習近平是否如英諺所說的,可以壟斷了智慧(Mr Xi has a monopoly on wisdom)?

-顏寶剛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