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拆局】寻找30万「港漂」的故事

2022.06.27
【财经拆局】寻找30万「港漂」的故事
粤语组制图

两星期前政府公布第二期消费券派发计划,首次「搬龙门」将有意图永久离港人士剔出派钱名单,引发不少争议,但当时我更关心是财爷陈茂波突然提出,将「有条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香港居民」,亦可取半额即5,000元消费券,当中包括透过不同计划来港的专才、企业家、升学人士等。

当局解释,放宽领取资格是吸纳社会意见,包括立法会的意见,认为可以适当地将受惠范围扩阔,因此将资格扩至「暂时未系,但有资格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又指扩阔资格后更多人受惠是「好事」,推动经济发展,称类似做法邻近地方都有。(其实好似澳门同深圳有这样做,但规模远不及香港。)

撇除不是永久香港居民却可以享受公帑派钱,我更有兴趣是,当局估计放宽领取资格后,这批俗称「港漂」的新香港人,当局估算多达30万至35万人可以「拎钱」,涉款15亿至17亿元。

30万至35万人口,其实是一个相当庞大数目,比较一下由2020年7月实施《国安法》后至今年三月,香港机场净移出的人口达32万,当中包括今年首季已高达14万。如果按统计处人口普查,由2019年中反修例运动开始计算,到去年底净移出人数累计亦有25万人。

我之前亦有撰文,提到两个重要数字:税务局今年发出的报税表数字是247万份,意味著过去两年少了30万份报税表;而自2019年年中起,香港劳动人口不断减少,至今只剩376万人,较2018年流失了超过24万人。

寻找30万「港漂」

可见按不同指标,结论都可以推向过去三年,本港移民人数笼统估计约在24万至30万之间,当然大家都很容易发现身边的朋友、家人,这几年都有很多人移民到英国、加拿大、澳洲及台湾等热门城市,但说到新流入的「港漂」,大家又会发现身边有多少人?

假设陈茂波推算的「有条件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是有确实数据支持,有多达30至35万人口可以补充,其实当他们居住满七年后取得永久身份证,基本上是完全可以补足这三年间移民外流的人数,难怪政府高官多次都表明,不担心香港会有人材流失问题,因为新香港人可以要几多、有几多。

我奇怪是,香港媒体真的不关心这三十多万「有条件永久性居民」是从何而来?翻查所有报道,就好像主流媒体毫不关心这个数字,于是我就开始搜查资料,看看这个寻找30万「港漂」的来源。

com.jpg

「港漂」泛指以入境处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或学生签证分暂居香港,并未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而获得香港居留权之内地居民。

翻查过去五年数据,这几个计划仍以输入内地人才及非本地毕业生就业安排(IANG)为主流,分别累计有近6万人及4.5万人获批出资格,至于以影星汤唯作号召的优秀人材入境计划,过去四年仅有五千多个名额获批。换言之,五年时间只有约11万内地居民透过不同计划来港。

当然不要忘记香港仍是国际城市,今次政府提出30万有条件永久性居民,不是单单只针对内地人材,去年入境处针对英、美、日本引入的「一般就业政策」,批出数目就有近万四人,而且他们的薪酬水平,有逾半均是在四万元月薪以上,有两成一更超逾八万元。

总计过去五年多,一般就业政策就批出15万人来港,是多个计划之中,获批名额最多。

将四个计划获批人数,加加埋埋过去五年有26万人,与政府提出的30-35万人,就比较贴近,不过入境处提供数据当中只计及获批数目,有几多人之后已离境,就没有确实数字。

更值得注意,是至2017年数据,透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居港满7年而获得香港居留权的人共4927人,而2003至2011年一共批出49021张此类签证,即仅有一成人「港漂」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人才流失率近9成。

有媒体亦报道,近年内地来港学生数量不断上升,但超过九成毕业后离港,以2019年入境事务处向内地学生发出的来港就学签证约三万零七百宗,较2015年增加六成五。但同时期,留港人数仅微升百分之二,约9,700人。去年内地生留港人数更大跌至6,105人。

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吸引人材政策相当失败,其实,挽留人才和学生留港居港不应建基于一张消费券,而是在改善居住环境或奖学金等长远措施。

这个每人派五千元的半额「消费券」,注定是会浪费十多亿纳税人金钱,换来只是中方对陈茂波个人的掌声。

全面接管?

不过随著「新香港」局面「由乱入治,由治及兴」,新常态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涌现,继警务处取消「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要求,投考者只需为「香港永久居民」后,考评局早前发出的学校通告,证实自2024年开始内地学校可以成为「与考学校」,保荐考生参加考试,内地考生更可留在内地考场应试而不需赴港。

几乎同一时间医院管理局提出推行大湾区医生交流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医管局主席范鸿龄表示,医管局医护流失率急增,需人手弥补空缺,因此拟招募大湾区三甲医院的医生,料首批招募5至10名内地医生来港,而内地医生来港后的薪金,将与海外来港医生的薪金看齐。

相信新任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上台后,以他曾担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的身分,肯定会进一步加快推动本港与大湾区医疗「融合」。

2003年沙士过后,「新香港人」开始出现,他们最初都是以经济行为挂帅:买香港楼、抢香港奶粉、睇香港医生,内地留学生开始入读本地大专,香港金融机构开始招聘「海归派」,随后是内地大型品牌逐步抢占香港市场。

我不是要贬低「新香港人」的价值,工作需要我也认识很多有心有能力的新移民,他们不单进取,甚至更有国际视野,而且有内地联系,我当时一位同事,就是我认识最有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及节目主持。老实说,与本地生比较,的确更容易取得雇主欢心。

不过到了2022年的新香港,「新香港人」已经早已超越经济层面,在新形势下开始主导政治架构:撇开最高层的中联办港澳办不说,由新立法会到新局长,他们都开始占据一席。之后在一些移民流失大量人材的界别,例如教师、医护、专业人士、金融机构,恐怕都是为日后全面接管香港做好准备。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