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評論】掀開央視春晚的大紅帷幕


2014.02.06

 

今年由馮小剛執導的央視春晚,在直播過程中已經遭到猛烈吐槽。這倒不奇怪,央視春晚等於是朝廷官辦的晚會,換了誰去做導演都好不了。更加上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發出公開信,質疑馮小剛利用春晚謀私利,他身為華誼公司的大股東,把春晚變成對華誼旗下藝人的利益輸送,以及為該公司營銷戰略服務。

這篇評論無意在這筆爛帳之中糾纏,馮小剛當然有這種考量,當今中國哪一個不變著法子謀私利?春晚不請馮小剛來,由央視自家人來執導就干淨了嗎?只怕要更肮髒。幾年前央視大火,居然只抓了幾個民工來頂罪,真相被死死捂蓋子。如今周永康倒台了,人們才曉得央視的黑暗腐朽比起那場大火要厲害得多,周永康的親信李東生已經把央視變成利益輸送、情色輸送的紅色大醬缸,要說央視成了比“天上人間”還要高檔的妓院,一點都不過分。

然而不管誰來執導,不管有多少人看,不管有多少人吐口水。春晚總是要辦的,因為央視春晚已經被定為國家文化品牌。什麼叫做國家文化品牌?換言之就是代表著這個國家的軟實力,試問春晚有這個資格嗎?

春晚的前身是1979年除夕的央視新春文藝晚會,1983年首次以全國直播的方式延續至今。1979年文革剛結束,那時黨的形像很差,人民普遍信仰虛無。到了1983年,由胡耀邦、趙紫陽主導的改革使得滿目瘡痍的中國已經大地春回。那時春晚盡管有著洗不掉的政治宣傳色彩,但不是對黨的直接和肉麻的歌頌,無非是“四個現代化”和“中華騰飛”之類口味比較輕的口號,而且80年代的春晚一直都保留著對現實諷刺批評的節目。

轉折點是1990年的春晚,那年剛經歷過六四震撼,全國人民對這一歷史創傷的疑懼,已經使得1989年的國慶50周年草草了事,這年春晚實在很難辦。於是江澤民和李鵬親自掛帥,直接介入春晚的安排,要營造氣氛,抹掉六四陰影。所以從這屆開始,政治宣傳成了春晚的主旋律。也是在這一屆,初登春晚的宋祖英受到江澤民的青睞,從此大紅大紫。

春晚是怎樣淪為黨國的僕從和丫環,隨便在記憶之中挑出幾個例子,比如某年春晚雷人的老歌翻唱,這首《亞克西》新編歌詞為:“農民們一輩子種田地,上繳稅費也合理,如今取消了農業稅啊,陽光照在了心頭裡,什麼亞克西什麼亞克西啊,黨中央的政策亞克西!”它比老歌詞肉麻無恥了一百倍,擦鞋擦得如此拙劣,真能增添黨的偉光正嗎?審查節目的只管政治正確,黨中央也受之無愧。

春晚台上台下那些人肉道具,一個比一個更具幸福感和自豪感,言談舉止嚴重不正常,彷佛人人都有智障。中國人真是那麼弱智嗎?當然不是。只不過,如果這樣的智商真是中國人的平均標准,這樣的人民實在是全世界最忠順、最乖巧、最好統治的人民。而春晚舞台所展示的集體人格和智商,正是當局精心打造出來的樣板。

畫家陳丹青在談到京奧時說:“這個國家不鼓勵智力活動,對體力活動的鼓勵,也是出於政治目的。”這句話用在春晚也非常合適。然而統治者還嫌老百姓不夠弱智,央視某年春晚之外更要搞燈謎競猜。那些燈謎簡直就是侮辱人類智慧。比如:“大二女生為何給溫總理送圍巾?”“胡總書記委托李源潮到延安傳達啥信息?”“薄熙來的‘原汁原味’為何亮人眼?”那時薄熙來還是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

春晚節目不能揶揄黨國領導人,不能諷刺國家,不能批評制度,於是只好作踐自己。歷年的相聲與小品無不充斥著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相貌歧視和地域口音歧視,曾紅了十幾年的趙本山,在小品中一如既往地羞辱農民調侃弱者,還用毒舌輕薄寡婦。為何這些在中國都不犯忌?就是因為中國人沒有權利,連權利意識都無從萌生。另一個關於整容的小品,老公說自己老婆醜,想拉她手都有損自尊,來訪客人也說:你老婆真嚇人!台上台下聼了一片笑哈哈,這樣的娛樂,這樣的國民,有甚麼尊嚴可言?更可怕的是,不但在舞台上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互相作踐,互相欺騙,互相傷害。

這屆春晚被吐槽為最惡心節目的是黃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詞努力為習總書記詮釋“中國夢”,結果把整個民族的精神境界拉到純屬欲念追求與享受的基准線。這樣的春晚被定為國家文化品牌,如果真能展示出什麼軟實力,那一定是負能量。一年又一年,它只會讓黨和國家的形象越來越醜陋。(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