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评论】告别“唯GDP论”,谈何容易


2014.08.14

昨天,2014年8月13日,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自2013年以来,包括福建、山西、宁夏、河北、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对市、县(区)的考核进行了调整,降低或取消了GDP考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明确取消GDP考核的县市超过了70个。该报道的结论是:“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淡化GDP,重视民生’成为政绩考核的新导向。”

在中国,任何重大政治性消息的发布,一定有其特定的背景。发布“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消息的大背景是:长期以来,GDP成了考核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各级政府拼命追求高增长,破坏社会正义和自然环境,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直至威胁到政权的合法性。 所以,“唯GDP论”饱受诟病,废除“唯GDP论”成为一种全民“共识”,时代的呼唤。所以,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府不得不顺应民意,开始淡化GDP的核心地位和调整政绩考核体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还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生GDP及增长率论英雄,加大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

在中国,分析重大政治性消息的发布,还要注意其时机的选择。不久前发生在江苏昆山因粉尘爆炸,数百人伤亡的悲剧,无疑意味著“唯GDP论”的“昆山模式”的破产,而“昆山模式”集中反映的是“中国模式”。此时此刻,发布“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消息,无疑为了缓和人们对昆山背景的愤怒和转移视线。更重要的是为了呼应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了证明新一届中央政府在落实淡化GDP的核心地位和调整政绩考核体系方面的进展。

事实上,在中国告别‘唯GDP论’时代,谈何容易。第一, 所谓的“唯GDP”,或者“GDP主义”,“GDP崇拜症”,都是以中国现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基础的。尽管中国实行了30余年的经济改革,企望建立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没有真正建立,不是接近“大市场,小政府”,而是渐行渐远。政府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其地位不是减弱,而是强化,各级政府都在持续扩张。第二,只有“唯GDP”主义,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政府才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这些年来,没有“唯GDP”,就没有房地产业和地方财政的畸形膨胀,也就没有贪污腐败的重要资源。也就是说,“唯GDP”主义背后是一种既得利益格局。废除“唯GDP”主义,等于废除各级官僚系统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基础。第三,没有“GDP”,没有增长,所谓的各类民生指标都失去了前提。在中国,惟有维持较高的GDP增长率,否则,无论是改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都需要财政资源,而财政状况依附于GDP。

中国告别‘唯GDP论’时代,谈何容易,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国情,那就是中国的“大”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此次报道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所依据的是70个县市。要知道,中国的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县的总数,至少2000以上,70个县市,百分之三而已。此外,这70个县市,主要集中在福建、山西、宁夏、河北、浙江、陕西等省份,特别是福建,河北和宁夏,而不是中国的主要发达地区。这也说明,发达地区的GDP对于中国依然至关重要。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一些代表提出:“不要带血的GDP!”“不要带毒的GDP!”“不要带霾的GDP!”然而,任何有理性的中国民众都知道,做到这一点,涉及到中国制度的深层变革、涉及到改变“中国模式”的本质、涉及到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基础,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中国,没有制度性变革,没有人民参与、没有民主法治的成熟,真正告别“唯GDP”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