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習近平的“最壞打算”—從傅瑩的托偽之作談起

0:00 / 0:00

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過,一篇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的講話在微信微博詭異流傳。這篇講話雖然很快就由傅瑩本人、《環球時報》、察網和《財經》雜志先後辟謠,卻在海外廣泛流傳。海外著名媒體包括明鏡新聞、《蘋果日報》、《世界日報》、聯合報等,都競相報道了這篇偽作。

筆者仔細讀了這篇偽作,認為它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是有道理的。首先是因為它的內容敏感即時,涉及美中關系的未來走向,似假又似真。傅瑩的講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關於基辛格會見習近平時所說的川普治下中美關系的未來。第二部分是傅瑩自己對中美關系的看法,第三部分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對美國的應對之道。

這些內容似乎並非全無根據。譬如第三部分談的是中國的應對之道,就說的有鼻子有眼。文章認為,習有高度權威和定力,不怕事,敢擔當,美國很忌憚;台灣問題是底線,一旦美國在台灣部署薩德系統,武力統一將進入議事日程,中國也准備付出必要的代價;中國不能被動等待川普塑造中美關系,而是要主動作為,中國應該有足夠的戰略自信;習對基辛格說,中國做好最壞的打算,全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中國做好最壞的打算”之說,完全符合中共的傳統邏輯和傳統思維。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曾經對“最壞打算”有過說法。1971年7月10日至11日,周恩來代表毛澤東和基辛格在人民大會堂和釣魚台進行了幾次會談。周恩來說,我想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告訴你……中國最差的打算,就是再次被瓜分。10年後,中美已經建交,但鄧小平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出現的中美問題,有明顯的擔憂。1981年6月1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討論中美關系時說,對美國一定要有最壞情況的打算,不要怕中美關系倒退,更不要怕停滯。

毛澤東和鄧小平都認為,中美關系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台灣問題。江澤民和胡錦濤執政時,亦對此“蕭規曹隨”。每逢台灣選舉,或者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引發台海關系緊張時,江澤民和胡錦濤都會以“北京對台灣局勢已作最壞打算”為題目進行大規模宣傳,配合經濟手段和軍事手段,威脅台灣和美國。

到了習近平時代,面對動輒挑釁的川普總統,習近平做好最壞的打算,一點也不奇怪;若沒有做好“最壞打算”,那才是咄咄怪事!習近平新年賀詞放出狠話,我們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誰要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中國人民決不答應!一個星期之後,《環球時報》發文放出更狠的話,直指台灣問題,稱為了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北京“哪怕走到同美國斷交那一步也會在所不惜”。還稱,川普若挑釁“一中”,“中國人民一定會強烈要求本國政府全力報復,讓美國得不償失”。

值得關注的是,左派對傅瑩偽作的討伐,明顯地為這種“最壞打算”加油添料。我們都知道,在目前嚴重壓縮的政治環境下,國內一些開明派報紙、網站和雜志,已經被封閉、取締,或被迫轉型。而一些左派或極左派網站像烏有之鄉、觀察者網,則更加神靈活現。討論傅瑩文章的話語權,於是一邊倒地集中在左派和極左派一邊。他們一口咬定,傅瑩的文章由境外勢力所組織,是中國的親美知識分子和美國情報部門一手編造的謠言;其目的,就是忽悠中國在美國外交大轉型時期變得毫無作為,甚至妥協退讓,雲雲。

左派毫無根據的討伐,倒是給人一種聯想,或許傅瑩偽作就是中共自己偽造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借外交專門人士之口,向外界和盤托出自己對眼下中美關系處於緊急狀態的想法,並且警告外界,中共已做了“最壞打算”。

對這個“最壞打算”,《環球時報》的一句話詮釋,“哪怕走到同美國斷交那一步也會在所不惜”,最是淋漓盡致。可以肯定,若沒有上邊的授意,環時絕無膽量放出這種顛覆美中關系的狠話。而這個狠話,應當就是習近平現在的“最壞打算”:為了捍衛“一中”,不惜與美國翻臉,甚至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