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中共官方為何屏蔽洛德的文章?

0:00 / 0:00

上個星期,美國前駐華大使、前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溫斯頓•洛德先生接受美國之音的專訪,談美中關系。洛德先生認為,習近平的對內鎮壓、對外冒險挑釁的錯誤政策,導致美中關系暗淡緊張。他對習近平的批評,正逢習訪美,因而值得關注。

洛德先生是個老資格的外交家、美中關系問題專家,在美中關系領域,具有廣泛人脈。洛德表示,對美中關系持暗淡看法,並非只是他個人的看法,而是"反映了所有與中國打交道、研究中國多年、希望兩國友好的學者、記者、前政府官員的觀點";他認為,持這種觀點,目前已成為美國一種非常重要的現像。對此,筆者深以為然。自從一年前跟蹤沈大偉、夏偉、福山等人對中國事務的看法,筆者發現,持類似批評的美國專家學者越來越多,因此可以說,洛德的這篇文章頗具代表性。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代表性,該文甫一問世,立即被大陸網站、微博、微信廣泛屏蔽。筆者在百度搜索之後,只查到一家新浪博客的摘要轉載,但文中凡涉及"習近平"三個字和"對內鎮壓"四個字的地方都被"此處刪除"所替代。短短一千余字的摘要,竟有十個地方出現了"此處刪除"的字樣。

顯然,中國官方對洛德先生的采訪文章非常不爽。如果結合解放軍將軍朱成虎和原清華大學教授孫哲和洛德先生,在同一個紐約座談會上的講話,就會發現,官方刻意屏蔽洛文的理由,有這樣幾個:

第一,大陸官方不希望老百姓知道洛文對習近平政府的定性:對內鎮壓,對外冒險挑釁。在筆者看來,這種定性相當准確。但官方對這幾個字的態度不一樣,"對內鎮壓"被刪除,說明當局對這幾個字很忌諱,而"對外冒險挑釁"不被刪除,則說明官方強硬的對外立場,將會繼續堅持下去。

第二,大陸官方不希望老百姓知道洛文對美中關系緊張的看法。洛德先生認為,造成美中關系如此暗淡緊張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習近平及其政策。他坦率地說,"我要把許多責任歸咎於習近平先生",因為習發動反西方運動,對外國記者和學者進行騷擾,削弱兩國間的非政府組織交流,鎮壓異議,封鎖信息等等。

但是朱成虎認為,兩國關系的復雜性緣於中國的發展,緣於中國沒有完全按照美國一些專家學者指出的路走。換言之,美中關系復雜是因為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沒有走西方的路,這種看法代表了中國官方的看法,即,美中關系的復雜性是美國圍堵中國、演變中國造成的。

第三,大陸官方不希望老百姓知道洛文關於南海問題的看法。洛德認為,美中關系目前最緊張的就是南中國海,而中國是造成這種緊張的主要因素。洛德說:"這不僅是美國的看法,而是該地區幾乎每個國家的看法,…… 所以,這不是美國和中國的辯論,而是中國與周邊幾乎每個國家的辯論",這些國家包括那些爭相聲索的國家,如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他還認為,南海情況很危險,是因為中國申索過多主權,對許多島嶼、礁石、人造島實行軍事化,這些都是挑釁行為。

但是中國官媒一直在向老百姓灌輸,是美國造成了南海緊張局勢。朱成虎就認為,是美國軍方造成了南海的緊張。不過,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最近披露了習近平對南海的真正意圖,他說,習近平希望"迫使亞洲的海上鄰國及美國接受新現狀";根據時的說法,"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姿態屬於戰略性質,它涉及到國家的關鍵利益"。

第四,大陸官方認為中國現在更加自由了,更加民主化了,而洛文認為,這種說法很荒謬。朱將軍說,無論外界怎麼看中國,中國一直在逐漸民主化,中國越來越民主自由了。但洛德認為,情況正好相反,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在言論自由、媒體自由、結社自由、法治等方面,正在倒退。

洛德屢次表示,只有開放透明、自由民主的中國,才符合美中兩國的根本利益。眼下在大陸當局的執政日程上,看不出任何攸關這種中國前途的變動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