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美中兩國關系面臨重大拐點


2016.12.21
com-quote620.jpg 【未普評論】美中兩國關系面臨重大拐點(免授權圖/法新社圖/粵語部製圖)

美中關系這兩年一直齟齬不斷。最近,當選總統川普和台灣總統之間的一通電話、一只被中國捕獲的南海海底無人潛航器,和美國白人藍領對全球化受益者中國的憤怒,把兩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關系推上了新的齟齬高峰。可以說,美中兩國關系面臨著自建交以來最微妙、最敏感、也最有可能擦槍走火甚至爆發重大衝突的轉折時刻。

此時的美國政界、學界和外交界,正面臨著對華思維範式的重大轉變。在這個轉變中,對華關系的樂觀派轉為悲觀派,親中派轉為反中派,主張以合作為主派轉為以競爭為主派。這種對華思維範式的重大轉變,以學界的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David Lampton)和政界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為最。

蘭普頓在2015年兩次談到美中關系處於臨界點,2016年7月再次表示,他對美中關系的走向“深表憂慮”。他說,美中兩國正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局面:兩國人民都視對方為更大的威脅,兩國軍方也把對方視作最大的敵手。他還說:“盡管美中關系的根基還沒有坍塌,但是美國日益傾向於把中國看成是美國贏得全球主導權的一個威脅,而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精英派別與民眾把美國看作是阻止中國獲得應有國際地位的一個障礙。”

有人批評,蘭普頓的這種關於中美關系面臨“臨界點”的說法不符合事實,誇大了當前中美關系消極面的影響。可是政界和外交界的重要人物白邦瑞要比蘭普頓走的更遠。他曾在尼克松時代主張“聯中抗蘇”,是一個典型的親中派,但現在是反中派。他在2015年出版的新書《中國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策略》中表示,中國自1949年以後就有一個要在百年之內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老大的復興夢,而這些年中國用一種偽裝的很好的假像,使美國產生了中國沒有野心不會稱霸的幻想。他因此而承認“我們這些親中派都徹底錯了”,並敦促華盛頓放棄幻想,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合作對像。

白邦瑞的論斷“我們這些親中派都徹底錯了”,似乎已經被川普接受。前惠普女總裁菲奧莉納十二日和川普會面,花了不少時間談中國大陸,之後她透露,中國大陸“可能是我們最重要的對手及崛起的對手”,這應當就是川普的意思。把中國視為最主要的對手,似乎將會成為川普上任後對華關系的主要基石。

而在太平洋彼岸,此時的中國官方和民間的輿論動向似乎也朝著不利美中兩國關系的方向發展。12月17日,《環球時報》召開了一個年終座談會“世界深陷窘境,中國加快轉型”。據蔡慎坤博文,這個會上最具煽動性的話題就是台海必有一戰。在討論中,包括軍界人士和國台辦前高官,都在鼓吹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並且斷言,2020年前後台海必有一戰!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還引用了一大串數據,稱《環球時報》的民調顯示:7億網民中有93%支持用武力解放台灣,新加坡的《聯合早報》的讀者中也有83%同意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統一台灣。這些強硬派認為,中國的和平誠意已經表達得非常充分了,台灣回歸祖國的時機正在成熟,川普對“一中政策”的挑釁,已經為中國用武力統一台灣打開了機遇之窗。他們還認為,中國應當對川普采取更嚴厲的回應。

還有一個月就要宣誓就職的川普,一旦認為受到來自中國的挑戰,會如何反應呢?從川普強硬的政治個性看,他很可能不甘示弱。即便川普本人並不知道美中關系的水到底有多深,他背後的鷹派團隊,卻大有可能要成心試探一下中方的底線。

中國方面一直把南海和台灣看作是自己的國家利益之核心利益,在這個問題上,自從上任以來就不停地對外亮劍的習近平,是不會容忍外力觸動自家“奶酪”的。習近平雖然公開表示,中美兩國應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但他的精英們大都認為,一場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之間的爭戰,是難以避免的。

鑒於此,南海和台灣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有可能釀成美中兩國之間的巨大風暴。進入2017年,美中關系將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