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自上任以來,其公開講話和內部講話不一致,口頭承諾和實際行動不一致。這些不一致,在這次訪美過程中,給美中關係的觀察者留下不少困惑。
第一個困惑,習近平到底是喜歡西方價值觀還是厭惡西方價值觀?習在西雅圖訪問時說,"我認為,對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們需要去深入了解",習從七十年代起,就開始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了,不可謂不深入,這可以從習近平在西雅圖的自述看出。他讀過不少美國作家的經典名著,喜歡好萊塢的警匪片、戰爭片和浪漫喜劇,敬佩美國政治家華盛頓、林肯和羅斯福等。顯然,習近平對這些西方文化和文明,是相當感興趣的。
可是從他當政之後傳出來的"新南巡講話"、"七不講"、九號文件和"8•19"講話看,習卻是非常憎惡西方價值觀的。凡是頑固鼓吹人權、自由、民主、憲政的知識分子,在他的"8•19"講話中,都是"反動知識分子",一些"反動知識分子",因此而被他主張的"亮劍"行動所維穩。
第二個困惑,中國政治是不是權鬥政治?習近平說,中國政治不是紙牌屋,這話其實也對也不對。對的是,中國政治是黑箱政治,而紙牌屋反映的美國政治是透明政治,中國政治不是透明政治,所以說中國政治不是紙牌屋。但是習近平想要說的顯然是另一個意思,即,紙牌屋講的是權力鬥爭,中國反腐不是權力鬥爭。他說,中國反腐沒有別的目的,不是為了扳倒對手,"這其中沒有什麼權力鬥爭"。
這就匪夷所思了,中國領導人在政治黑箱中的所有反腐作業,難道都是為了光明磊落的目的?如果真的光明磊落,為何不讓你的政治見陽光呢?一個無所不在的政黨,掌控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老百姓無權知情、參與,甚至無權亂說亂動,這個本應是大眾的政治,是不是太不大眾,太不光明了?!
第三個困惑,中國大規模攻擊美國網絡,到底是不是政府行為?習近平在西雅圖矢口否認中國政府參與和支持網絡攻擊,而《華爾街日報》毫不客氣,在習近平抵美次日即發文章,"網絡偵查發現黑客來自中國軍方"。文章說,聯邦人事管理辦公室(Offi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宣布,網絡竊賊竊取了2200萬份安全檔案,並獲取了560萬聯邦雇員的指紋和社安號碼。另外還發現,美國境內50%到80%的偽造IP地址都來自中國,以剽竊美國的商業機密。
這種大規模的攻擊和剽竊,在中共嚴密控制的中國,絕無可能是個人行為。美國方面已經查出,中國政府操縱著極其龐大的國家網絡間諜機器,而解放軍某些情報部門已和黑客團體直接聯系起來,成功滲透到與中國爭奪南海控制權國家的主要計算機網絡。這次習近平訪美承諾,要打擊網絡攻擊行為,"堅決捍衛網絡安全",但會不會見成效,美國方面表示懷疑。
第四個困惑,美國和中國誰最有可能戰略誤判?習近平這樣安撫美國:"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加深相互了解可以幫助防止美國或中國的戰略誤判。"修昔底德陷阱"是雅典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觀察到的一種現像,即雅典實力增長導致斯巴達產生恐懼,使戰爭不可避免。習近平的安撫或許只是一種姿態,他本人怎樣想的,不得而知;已知的是,他的智囊和一些中國學者相信這個"陷阱"。
分析以上幾個困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價值觀方面,習近平作為個人,欣賞西方文明,作為中共總書記,卻憎惡西方文明,這反映了他的兩面性。在中國政治上,中共的黑箱政治本身就是遠離文明的政治,至於說反腐不是權鬥,那只是一種騙己騙人的說法。在網絡攻擊上,中共扮演著主導作用,以後只會變得隱蔽。在戰略誤判上,如何避免熱戰,可能從此要提上美中日程了。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