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永不再犯和永不遺忘——紀念六四26周年
2015.06.03
今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也是六四血案26周年。猶太人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制造的國家罪行,六四血案是中共制造的國家罪行。如何對待國家罪行,民主德國和專制中國,有雲泥之別。
以國家的名義大規模屠殺猶太人,是戰後觸及每一個德國人靈魂的集體噩夢。二戰結束後,德國人經歷了50年代的彷徨與困惑,60年代的舉國反思,一直到70年代,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向猶太人紀念碑下跪,向被屠殺的猶太人,乃至全世界謝罪,被稱為“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從此“永不再犯”(Never Again)成為德國國家認同的核心價值,也成為德國評價過去的歷史,構建今天的政治和教育兒童的未來的指南。
“永不再犯”在最近一樁對納粹分子的審理案件中,再次引發整個德國的討論。4月21日,德國呂內堡(Luneburg)法院,開庭審理93歲的奧斯卡•格勒寧(Oskar Groening)——德國黨衛軍,奧斯維辛集中營會計一案,罪名是參與了對匈牙利猶太人的大屠殺。庭審中,格勒寧爭辯說,他並未直接參與殺人,他只負責檢點從犯人手裡奪下的財物,然後上交給柏林。然而,控方證人認為,他是毒殺猶太人犯罪機器上的一個部件,沒有他這個部件,機器就不能運轉。
格勒寧為自己辯護的話,和1961年在耶路撒冷受審的納粹軍官艾希曼,如出一轍。而控方證人的說法,也和美國政治哲學思想家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Eichmann in Jerusalem) 一書中主張的一樣。對格勒寧的最後裁決,將在七月底做出。
無論對格勒寧的裁決是什麼,“永不再犯”再次成為整個德國的集體反思。這反映在《紐約時報》駐柏林記者Anna Sauerbrey 5月1日在觀點版刊發的文章,“這個老納粹想讓我們記住什麼”(“What Old Nazis Make Us Remember?”)。
和民主德國“永不再犯”的舉國共識相比,專制中國對六四血案的國家罪行,只有民間少數人發出永不遺忘(Never Forget)的聲音,而這聲音喊了26年,也被打壓了26年。
發出永不遺忘聲音的有天安門母親、有記者高瑜、有律師浦志強、有六四學運領袖於世文等,他們都因此而受到國家機器的迫害。像過去的26年一樣,天安門母親今年又被公安嚴密監視。記者高瑜因六四坐牢,最近第三次坐牢;律師浦志強因去年參加了一個小規模的六四研討會被拘押,至今已逾一年。於世文因公祭六四英烈,而被起訴尋釁滋事罪。
堅持永不遺忘的,還有香港維園燭光晚會,有流亡在歐美等國的大陸學子。而不少一直堅持發聲的人,已經離世。
在過去的26年中,反對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對待中共黨史的執政當局,一直在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對待六四。他們禁止年輕一代了解六四事件及其真相,禁止對這一事件的討論。習近平上任後的進一步打壓,使尋求正義的人們,面臨更艱難的跋涉。
對苦苦不忘六四、在尋求正義的漫長征途中艱難跋涉的中國人來說,審理格勒寧至少有一個鼓舞人心的意義:參與納粹大屠殺的人,無論是主犯,還是次從和脅從都有罪,這在德國已經成為國家共識。對此,阿倫娜功不可沒。她的關於“平庸惡”的概念,有助於當權者從國家的角度,對國家罪行進行徹底清算,同時,又警告那些殺人機器上作惡的“螺絲釘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中國雖然現在只是極少數人在呼吁永不遺忘,離徹底清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中國要進步,遲早要走這一步。六四大屠殺的決策者鄧小平、指揮者楊尚昆和陳希同等已經去世,但是,作惡者李鵬還在,贊同武力鎮壓的中共高官還有不少人健在,那些親手射殺學生和市民的軍官和士兵還在。六四大屠殺的歷史責任一定會追究。
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談到中日關係時說,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不正視歷史,中國不會有未來。習近平政府應該擔負起六四血案所帶來的歷史責任。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迫害那些堅持永不遺忘的人。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