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知識界與習近平離心離德

0:00 / 0:00

習近平執政一年,和知識界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其原因,可從習近平的"8.19"講話,略窺一二。

習近平在"8.19"講話中指責,一些知識分子和黨離心離德。他說,當前,知識分子隊伍規模不斷擴大、構成複雜多元,自我意識、個體意識強化,利益訴求和政治訴求交織,出現了少數人與黨和政府疏遠疏離的傾向,甚至出現了個別同黨和政府離心離德的人。

這讓我想起,大陸一直有一種說法,即知識界已被官方收買。但習近平的"8.19"講話告訴我們,有些知識分子是他們無論如何都收買不了的,所以習近平顯得有些氣急敗壞。他在講話中,給這些收買不了的、與黨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扣上"反動知識分子"的帽子,指責他們利用互聯網,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政權造謠、攻擊、污蔑。

習近平要求宣傳思想部門對知識分子,"要加強教育引導,好的要鼓勵,不好的要管束,不能放任自流"。為了貫徹習近平這個一手軟一手硬的知識分子政策,國信辦和中宣部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為整治知識界使盡了渾身解數。

據高瑜披露,國信辦主任魯煒在"8.19"之後,召集全國主要互聯網負責人會議,公開表示:"跟著我走好處多多的"。而中宣部於9月15號,找了一批左派開座談會,搞了一個47個大V名單,其中包括三個老左宋陽標、張宏良和韓德強,說這三人是"拆廟黨",要用"文革"方式把共產黨這個廟給拆了;其餘都是右派公知,被指為"居心不良,與黨離心離德"。

國信辦的紅臉,部分解釋了過去幾個月為何像楊曉青這樣的不見經傳的大學教授,和像胡鞍鋼這樣的為了配合官方輿論屢屢表演出格的官方智囊,都在為習近平的反憲政和反公民社會主張站台的原因,也解釋了為什麼劉亞洲這個曾經屢發自由派聲音的"軍中國師"這一次策劃出頗有軍國主義味道的《較量無聲》的原因。這些學者、智囊或國師,無非是借機表明自己與習近平黨中央同心同德的政治立場,趁機抬高身價。而中宣部的白臉,則白色恐怖的多。47個大V,輕的被封了微博或網絡,重的則被解職被拘押。有人統計,習近平執政短短一年,遭抓捕的政治異議人士就已超過胡溫十年的總和。

近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習近平對知識界軟硬兼施的分化策略效果如何呢?雖說現在就下結論為時太早,但官媒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顯示他們的成果了。12月6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了2013年《政務微博群體與網絡輿論生態研究報告》。報告稱,人民網抽取了10位思想偏左的大V微博,如司馬南、吳法天、孔慶東等,和10位思想偏右的大V微博,如韓寒、李承鵬、於建嶸等;他們發現,8月網絡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網絡大V微博活躍度明顯減弱,批判性詞彙總量下降,心靈雞湯類的微博數量明顯增多。

儘管如此,習近平當局對知識界的打壓仍未松弛。三中全會後,當局又進一步收緊言論空間。一些有影響力的、在三中全會前未被封的知識分子和企業家,這一次被當局毫不客氣地封了微博。一家叫"影響力中國"的思想文化網站,在登出自由派的《九評"三中全會"》不久,就被封了網。

當局對知識界的打壓,無疑正在進一步促使知識界離心離德。不少跡象顯示,習近平口中的"同黨和政府離心離德"已不是個別現象。左翼人物張宏良和韓德強被封微博,引起一些左翼人士的極度不滿,他們認為習近平黨中央不敢聽真話。著名的中左派、主張憲政社會主義的張木生認為當局反憲政,簡直是匪夷所思;他說,怎麼能反憲政呢?毛澤東當年就是憲政研究會會長呀!而右翼中一些主張碎步前進的黨內民主派則批評習近平鉗制輿論。杜導正說,如此公開地鉗制言論,是江澤民時代以來,二十年都沒有的;像是第二次反右,這是非常危險的,這麼搞下去,國家要出事,要出大事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農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在於整個政治生態的寬松,在於知識界的積極參與,在於知識分子在重大改革問題上和中央高層的同心同德。而習近平上任僅一年,就把知識界中的主要改革力量劃到被"管束"的對立面上。如此下去,他的改革如何進行?(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