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评论:奥胡联合记者会与中国人权问题

胡锦涛访美期间,和奥巴马总统于1月19日下午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CNN进行了全程直播。会后,CNN“强权政治”(Super Power Politics)节目主持人认为,这个记者会没有超出他的预料,也没有超出其它CNN记者的预料。我正好看了这个直播,但是却有几点意外。

2011.01.26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hu_journalist305.jpg
1月19日,奥巴马和胡锦涛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美国记者接连向胡锦涛提出中国人权问题。(粤语部维灵拍摄)


第一个意外,向来不接受外国记者发问的胡锦涛,居然在美国白宫面对最不给面子的美国记者。胡锦涛不喜欢外国记者的直接发问,是西方社会众所周知的事儿。2009年奥巴马访问中国和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北京,都因为胡不愿意而没有召开联合记者会。胡锦涛在自己的地盘不喜欢西方记者“口无遮拦”的提问,到了海外更是如此。2010年胡访问法国,法国方面就很周到地取消了记者会。

为何这一次胡锦涛罕见地同意与奥巴马举行联合记者会呢?据香港媒体报道,奥巴马不是白给胡锦涛最高礼遇的,而是要他参加记者会。奥巴马的苦心,可见一斑。但还有另一种可能。站在白宫东厅和奥巴马一起面对记者,是最高话语权的一种像征,也是崛起的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最高像征,被海外媒体普遍称为中国最弱势领导人的胡锦涛,非常需要这个最高像征,以便对军内的强硬派、党内的江系人马和社会上的狂热爱国者们有所交待。

第二个意外,美中会谈以经济为主调,但记者会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人权问题,而且火药味十足。美联社记者费勒(Ben Feller)问两国首脑:奥巴马总统,您能否向美国人民解释一下,美国怎么会跟一个对待自己人民这么糟糕,用审查用武力压制人民的国家结盟?胡锦涛主席,您怎样解释中国的人权纪录,你是否认为美国人无权干预?

奥巴马在回答问题时,肯定了中国政府过去30年间的脱贫成就,但同时也陷入了中国官方惯常使用的经济成长下的低人权标准的陷阱。奥巴马说,人民有饭吃,有地方住,有能源消费,就是一种人权,一种公正。这种说法出自于奥巴马之口,令人惊讶。中国政府的脱贫成就固然无可否认,但是人民有饭吃有地方住并不能成为管住人民说话和思想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推迟政治进步的借口。

当轮到胡锦涛回答问题时,胡锦涛没有回答问题,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却抢先发问了。这让所有在场的人错愕不已。

第三个意外,彭博通讯社一位记者穷追猛打,直接挑战胡锦涛,要求他回答美联社记者提出的关于中国人权的问题。胡先为自己分辩说,他没有听见要他回答的问题,然后便开始了他的关于人权的老生常谈,但有几点说得比较坦率。他说和奥巴马会晤八次,每次都谈人权问题,他承认中国的人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说要和美国进行人权对话。

在这次记者会上,美中两国记者限定只能各提2个问题,而美方记者的两个问题全都是中国人权问题。联系到美国媒体近来对中国体制和胡锦涛一些称呼,譬如称中国体制是共产主义体制(Communist Regime),胡锦涛是专制者(Dictator),可以看出,胡锦涛统治下的中国日益恶化的人权问题在美国已经引起很大反感。

第四个意外,无人提刘晓波问题。这个问题对奥巴马和胡锦涛都实在太敏感。奥巴马是诺贝尔和平奖上届得主,而胡锦涛则是关押本届得主的人。当两位先生握手言欢的时候,许多人都会问:为何奥巴马要用最高待遇奖励胡锦涛?美国官员为奥巴马分辩说,奥巴马实际上私下里向胡锦涛直接提出刘晓波被囚禁的问题。

没有人怀疑,奥巴马曾与胡锦涛私下里多次谈过中国的人权问题,也谈过刘晓波问题,但人权问题从来不是奥巴马与胡锦涛之间的私人问题。作为民主国家的领袖,他有责任代表民主国家坚持的理念,在正式场合,向中国国家主席大声地、正式地提出中国人权问题。就像里根当年当著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面,称苏联为邪恶的帝国,要戈氏拆掉柏林墙一样。

如今,胡锦涛访美已经曲终人散。中国的人权问题会因这次访美而改变吗?胡锦涛过去就不曾在乎美国的人权压力,今后会在乎吗?昨天网上传出刘晓波获释并被转往其他秘密地点关押的消息,但无人能证实。但愿这是真的。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