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延海评论:贼喊捉贼,中国卫生部对全球基金中国项目进行督查

中国卫生部日前召开会议,部署加强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的管理。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要进行全球基金项目的自查和整改,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项目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2011.06.06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国卫生部此举是回应全球基金冻结中国数以美元艾滋病项目、结核病项目和疟疾项目资金拨款的行动。去年11月,全球基金宣布暂停中国艾滋病项目拨款,上个月,全球基金宣布暂停中国所有项目拨款,问题涉及一些地方财务管理不善、给草根组织资金拨款不到位、以及艾滋病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今年8月,全球基金检察官办公室将派人来中国进行全面的调查。

北京市卫生局随后召开会议,要求按卫生部统一部署,在各区县成立“全球基金艾滋病、结核病防治项目督察领导小组”,各项目执行单位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随后,北京市卫生局督导小组将对项目单位进行督导检查。

中国卫生部对全国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自查和督查,一方面有助于落实中国和全球基金关于项目管理的协议和要求,一方面也为防止全球基金检察官来人发现更多的问题。本次自查和督查工作,既可以帮助地方卫生部门掌握对付全球基金检查人员的能力,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做给全国基金看的一个“秀”。

但是,这种自查和督查不能解决腐败的根本问题。中国卫生部门的腐败,是一个体制问题,不是一个国际项目资金的检查所能处理好的。中国政府对草根艾滋病组织发展的焦虑,是政治性的,不是一个卫生项目所能处理好的。当然,国际项目能够推动一下,也是好事,但前景不会很乐观。

首先,这种自查和督查依然是体制内部检查,缺乏外部监督,缺乏独立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内部检查很容易出现走过场的情况,除吃吃喝喝之外,很容易出现上下一起讨论对付全球基金检查人员的经验,也可能对全球基金的检查做好防范。
其次,卫生部门对自查和督查的报告,估计是不会公开的,因为缺乏公众压力,虚伪的材料不一定会被政府部门人员发现,从而卫生部门内的自查和督查也不会根本上起到效果。

第三,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管理上很多问题来自上级部门,比如中国国家项目办告诉省级项目办,给草根组织的资金拨付比例不超过10%,而有些地方省级项目办再对县市项目办说,对草根组织,能省就省。

第四,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是一个和中国国家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整合在一起的项目,全球基金项目资金只是对中国国家行动计划的补充,而不能代替国家艾滋病行动计划。但是,卫生部本次自查和督查,只限于全球基金项目资金使用的检查,而不检查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实在是本末倒置。如果国家财政拨款的艾滋病资金不能使用到位,国际基金再多也无济于事。

第五,全球基金检察人员毕竟是外宾,在各个地方逗留时间有限,无法真正了解详实的情况。此类大型基金的监管,需要公众参与。但无论全球基金、还是中国政府,都没有明确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规的适用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公民是否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获取全球基金项目资金使用的信息。

笔者以为,增强中国卫生部门的信息透明,鼓励公众参与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减少卫生部门的腐败,才是处理好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的根本问题。如果减少腐败,全球基金项目对中国只能是锦上添花,中国有没有全球基金项目资金支持,都不会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疟疾防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