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延海评论:北京警察进驻社区

今天,我在北京的同事遇到派出所片警访问,发了几张“驻区社区民警联系卡”。这是北京市公安局宣布2011年派片警进驻社区后,我们新年遭遇的第一次警察来访。

2011.01.1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去年底,北京警方透露,将在全市实行社区民警驻区工作模式,社区民警将住进所管辖社区,全天候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今年1月,254名社区民警将展开驻区试点。社区民警驻区制,即社区民警居住在自己所管辖社区,全天候不间断地开展群众工作、信息收集等各项社区警务活动。社区民警进驻社区,一般将租住房屋作为生活、办公场所。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副总队长刘涛介绍,社区民警主要负责开展群众工作、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组织等各项社区警务活动,不直接参与警务执法。这是一种违背法治原则的安排:警察不参与警务执法构成失职,而从事一系列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则构成越权,因为法律授予公安警察的职责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侦查,而不是社会工作。

社区是一个人们生活或工作的场所,是一个人性多样、多彩的地方,涉及多种隐私和纠葛,需要尊重和人性化处理,而执法者入住社区,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场面。

首先,警察不是社会工作者,警察是执法人员。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在尊重、安全、隐秘和自愿的原则下处理,而警察不符合开展社会工作的上述条件。其次,社区群众工作的任务主要在居民委员会,而不是警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发展。社区群众工作,需要信任和支持性环境,人们在展现脆弱时不担心受到伤害,而警察恰恰是人们担心会伤害自己的主要对像。

中国城市居委会原本就互相矛盾的角色,比如法律赋予社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和精神卫生工作,就和社区承担的协助警务工作和政治保护工作相冲突。在警察驻区后,居委会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就更加困难。

社区民警驻区工作,不仅给社区民警私人家庭生活带来不便,违反中国劳动制度,也影响居民的生活。怎么防止警察以权谋私呢?怎么防止警察介入私人纠纷呢?警察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警察介入私人纠纷,谁敢管呢?

公共生活存在很多隐秘的空间和事务,人们不希望他人介入,更不希望处于社区民警的观察和报告之中,比如人们的情侣生活、信仰、私人纠纷。警察入住社区,无疑增添社区的不和谐和紧张气氛,增加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和讨厌。

社区民警驻区工作,无疑强化了法律赋予居委会的协助警务工作的职能,而伤害了法律要求居委会承担的各项服务弱势群体的工作。北京市民在接受了遍布各个社区的监视摄像头后,警察也驻到了家门口。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