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甄评论】爱国教育的套路和尴尬

2021.07.13
【任甄评论】爱国教育的套路和尴尬
粤语组制图

有几句话是香港的爱国之士常挂在咀边的:「爱国天经地义」「爱国理所当然」「爱国是很自然的」诸如此类,可是,连小学生也能够反问:如果这样自然,为甚么仍然要大张旗鼓教育爱国?

小学生不会明白但成人却看得清楚的是:所谓「天经地义」等等,其实应解作「不要问,只要爱」;诸多动作大搞爱国教育,重点在资源,在利益。他们的套路早已屡见不鲜:不要问,只要爱,但香港学生不够爱,所以要教育,要大搞,大搞就要资源,白花花的银子才能袋袋平安。

且看教育局立出新项、开设高职,还有那些「国民教育」「中史教育」为名的种种中心或单位,认识国情的诸多计划和游学团等等,甚至是最新出炉的国安教育课程以及教师培训之类,说穿了就是无财不行。财来自有方,直接从公帑调拨有之,得到私人赞助有之。天下间就是没有免费午餐,私人赞助有多少真的来自无私奉献,有多少由秘不可宣的维稳费拨出,有多少又属于左袋捐出赞助、右袋赚取公帑的人呢?

既要大搞爱国教育,当然要把过去的说成彻底失败,只是,客观证据却指出,香港人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差距,是在2008年末才开始形成的,即使经歴2003年夏天廿三条立法五十万人上街的躁动,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数量仍能保持微升的趋势,这是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定期调查后公布,却是爱国之士选择性视而不见的。

那年五月汶川地震触动的恻隐之心,八月北京奥运营造的全国亢奋,为何不能凝聚成更稳固的国民认同?香港资讯发达,广受报道的就有汶川地震后多少捐款不明,甚至连中国红十字会也丑闻缠身,追究豆腐渣工程的公民如何被控「颠覆国家政权」。同样发生在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苦主如何变被告,而因为大陆制奶粉信誉破产,结果延祸后来香港奶粉被抢购一空,民生无小事,航天强国竟然连国产奶粉也失信于民,教人怎能认同?更荒谬的是,同年年底刘晓波以一介书生发起联署《零八宪章》陷狱,罪名又是「颠覆国家政权」。这样的政权来索取港人的爱,不免使人毛骨悚然。

不必接受公众问责就可肆意分肥的爱国之士,虽然不能回答以上问题,却仍然可说甚么理直气壮地推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热衷于把爱国思想灌输给港人的下一代,而自己的子女却都送往外国,脸不红,耳不赤,面皮够厚就可以了。中共权贵对此也不会过问,反正都是一丘之貉,心知肚明这爱国教育不过是一场假戏,像年前发表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坦坦白白就是「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一句到尾就是服从,服从把持政权的人。

只是,在香港推动爱国教育,还不能揭开这块脸皮,于是用文化、用历史,用利之所在,用毋忘国耻,甚至还在用黄皮肤、黑眼睛这类言词来推销,说来说去却说不出半点值得追求的价值观念。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无论是曾经暗渡陈仓,或今天自称理直气壮,这码子的爱国教育也必然如此空洞无物,尴尬不堪。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