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疫情下的洛杉磯華社——我拿甚麼拯救你,我的同胞?


2020.03.31
diary-cl 洛杉磯一家超市裡空空的貨架,讓我們開始反思這個城市的基礎保障能力是否面臨問題。(黃小山 攝 / 2020年3月21日)

至少,在洛杉磯,我的抗疫行動開始得特別早。

12月30日,看到武漢疫情的消息,我做了第一篇關於疫情的報道,看見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出具(後來知道就是李文亮醫生發給同行的那張)的冠狀病毒的檢測報道,就知道麻煩來了。

17年前SARS疫情期間、16年前肆虐東南亞的禽流感期間,我在成都的一家媒體當記者,全程參與了報道,那些無助的亡者,以及因感染致殘後被政府拋棄的醫護人員的艱辛的維權路,都歷歷在目。

但武漢方面基本沉默,到1月13日,官方繼續沉默,但深圳已疑似出現社區性重症肺炎,加上隱瞞疫情是中國官方的程式化操作,加上和國內的同行交流,都說出現了很多不正常的狀態,比如,同行們討論武漢肺炎,就可能被封群等,加上官方承認已有數十例感染者,並出現相當比例的危重症患者,這都讓我開始警惕。

這時候,我住所的房東太太要回中國去過年,我開始擔憂了,開始遊說她,不可以回去,中國出現了嚴重的疫情。儘管她自己本身是在洛杉磯一家醫院呼吸科當助理護士,但我發現我的勸阻是那樣的無力。

拼命工作攢錢、買房,即便是已入籍美國多年,但她的心理歸宿感似乎已經留在了中國,一有假期就回中國,資訊來源基本靠微信,和洛杉磯華人區大多數第一代移民的狀態基本一樣。

她微信聯繫了其武漢的同學,她的同學告訴她,一切正常。然後,興高采烈的就飛走了,並計劃,1月30日回來。

我也試圖勸阻另外幾位要回國過年的朋友,但都失敗了。他們在洛杉磯都有在我看來屬豪宅的房子,但心不在,家怎麼會在這裡?

這期間,武漢的疫情迅速惡化,僅僅幾天,我就接到了好幾個熟人的死訊。其中,環保教育局徐大鵬夫妻雙雙去世讓我震撼,多年前,曾在東湖畔見過一面;他們的死都沒有確診,大量的患者在路上和家中死亡,醫院崩潰,都讓我感到疫情的嚴重程度已超乎想像。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武漢封城,中國全國範圍封禁,房東太太膽戰心驚的在老家被關了大半個月,終於等到了歸期。

但我的麻煩來了!儘管她信誓旦旦稱沒被感染,並給她的醫院打了電話,表示回來第二天就去上班。醫院的答覆是,她自己決定,如果有症狀就需要在家隔離。

無論是對她的決定,還是醫院給她的答覆,都讓我吃驚。於是果斷地帶著全家在她到家之前,搬到了賓館,然後開始緊急找房搬家。

第一站搬到臨近的小城Pomona的民宿,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家庭,她稱自己剛來美國旅遊,然後回不去了。從朋友處獲悉,大量回中國過年的華人,正在密集趕回來,並且已經在華社引起了恐慌。一些華人學生集中的區域,家長們正在鬧著要停課。

但僅僅住了兩天,就遇到了麻煩,樓上客房的浴室開始漏水,與房主好一番交涉後退還剩餘的8天房錢重新找房,輾轉帶著家人先臨時棲身賓館,再等第二天另一家民宿騰出來。折騰煩了,迅速決定花費較高的價錢租一套公寓。但這期間,我感覺身邊的問題,正在迅速變得嚴峻起來。

從2月一開始,美國開始撤僑,且撤僑轉機將降落南加州,華人微信群裡迅速鼓噪起來,主要的意思就是號召大家起來反對撤僑專機降落在自己的城市。而我因是這些話題裡唯一的反對者,於是被踢了。

緊接著,大批華人衝進超市搶購水和大米,每有風吹草動,我們這個族群,那種被故國深深烙進記憶的不安全感就會爆棚,但又總會透出滑稽的底色。

家附近的口罩是在武漢封城時就早已經沒有了,酒精和免水洗手液也斷貨了,作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在最基礎的民生保障表現得如此脆弱,這讓我憂慮而震驚。

無數武漢一線醫護人員已經警告,當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集中發病的時候,醫療資源遭擠兌一定會崩盤,但我沒有從美國的媒體,還是政治家們的態度中看到緊迫感,這都讓我憂心忡忡。

也許是當職業記者久了,危機感也總是比身邊的人更為強烈。在兒子所在的幼稚園和閨女的大學放假前,我就告訴他們,先不去學校了,在家自學吧。家人在商場的工作,也先辭了。搶購是不參與的,但還是需要買兩袋米和能存放的蔬菜,比如胡羅蔔和洋蔥、凍肉。再準備能應急4天到一周的水。

但同胞們的故事再次讓我目瞪口呆了,洛杉磯的華社裡又在鼓噪回國避險,大批華人們再次湧向機場,用一切手段搞到能回國的機票,他們相信了中國最安全的宣傳。雖然,他們回去後會被謾駡、攻擊、如關禁閉一樣的自費隔離。

他們不知道,數以萬計的武漢人連死都沒有能留下數字,數以百萬計的全國其它重病患者因封堵和醫療資源停滯而病情惡化甚至死亡。中國人生活在沒有資訊障礙的環境裡,卻相信一個連朋友圈私聊都不能正常發聲的社會,會帶給他們安全。

很快半個月過去了,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美國也從最初的漫不經心,到不知所措,再到現在的努力應對,雖然還遠看不到勝利,但至少治病還是努力靠人民的希望和疫苗,沒把中藥當靈丹妙藥,政治家們也無法掩蓋感染和死亡數字,感到專業人士「用命」,退休醫護「逆行」,都讓人覺得心安。

代價一定不小,但勝利一定回來,但我依然想說,有一個多月的緩衝時間依然一塌糊塗,應該有人為此負責!


記者/黃小山 _2020年3月30日於洛杉磯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