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斌女兒擺脫公安監控在美求學

中國現今的官二代同富二代,大多恃著父親權勢肆無忌憚欺凌百姓、生活奢華。而四川異見人士劉賢斌的女兒陳橋,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父親為爭取民主三度入獄,陳橋和母親亦一直受到監視及打壓。她最近在美國民運人士協助下到美國讀書,擺脫監控及騷擾。(粵語部記者李莉在舊金山訪問了陳橋)

0:00 / 0:00

自小跟媽媽姓的陳橋,上月中來到美國舊金山展開她的新生活,她目前住在協助她來美國的華人組織“人道中國”成員張前進的家裡。陳橋來了美國一個多月,她對記者表示,很喜歡美國的生活,現在進了一所基督教會中學上學,雖然語言不通,但與同學、老師都相處很好。

她說:“現在努力的學英語,其他的都挺好的,我就讀基督教的學校,他們人都挺好的,老師對我特別好,還為我上英語班。”

陳橋自出生到現在,劉賢斌先後被判三次入獄。六四後,積極參加民運的劉賢斌被北京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判刑2年半。1999年7月,劉賢斌因參加組建中國民主黨被拘捕,被四川遂寧市法院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3年。他在2008年出獄後繼續參與維權活動,也是《零八憲章》首批簽署人,又寫過四篇文章,批評四川地震中學校豆腐渣工程,去年6月他被刑事拘留,今年3月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0年。

過去14年間,陳橋只和父親一起生活過兩年時間,在她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入獄,多年以來只能在獄中探望,對父親的思念亦只能在信中或畫給爸爸的畫中表達出來。陳橋表示,雖然對她來說爸爸很陌生,就像是生命中一個過客,但她看過爸爸寫的文章,認為他所做的事很勇敢,並付出了代價,但在她心目中,父親永遠都是一個與別人無異的父親。

她說:“我感覺就是正常的父親,我沒有把他看作高崇的、偉大的那種,我只把他當作一個平常的父親,只是一般人只敢在心頭想,不敢做這事情,也不敢付出代價。”

陳橋說,她最不捨得是媽媽,也擔心媽媽在內地的情況,現在每星期與媽媽通電話,每隔兩、三天就跟媽媽在網上視像對話。自從劉賢斌入獄後,他妻子陳明先及女兒經常受到公安騷擾及監視,甚至到學校找陳橋問話,但如今一切已成過去,陳橋對新生活充滿新的盼望,更會好好珍惜自由生活及讀書的機會。

她說:“現在在這裡是有很大的自由感,而且沒有人來監視,以前有這個事,有監聽電話,有人在監視我們,包括我要來美國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跟其他親屬朋友說,但是公安局就已經知道,估計是通過電腦、網絡知道的。我來了之後先是把英語學好,平時修英語,然後考大學,其實我的夢想是當一個服裝設計師,因為我喜歡畫畫,特別喜歡這東西,所以以後我想走這一方面。”

協助陳橋來美國的張前進牧師夫婦,現在是陳橋的監護人,陳橋的學費及生活費,都得到美國民運人士及志願人士資助,暫時不成問題。張前進向記者講述,當初如何說服陳先明,把女兒送到到美國生活及讀書。

他說:“我看見他的爸爸的情況,他爸爸的朋友也寫信呼籲,看這邊(美國)有沒有人幫忙把她接出來,讓她有自由的空間學習。劉賢斌被抓進去的時候,我們“人道中國”也幫助過她母親,給她一點錢,然後慢慢把我的想法,把她女兒接出來讀書的事情跟她談,當時因為還沒得到護照,所以慢慢等到八月份才把護照拿到手,拿到後就馬上鼓勵她,讓我們當女兒的監護人,慢慢取得她母親的信任,然後她慢慢願意把女兒送出來。”

張前進表示,他的原意是打算把陳明先母女一同接到美國來,但由於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奬後,陳明先在獲邀出席頒奬典禮的名單上,當局一直拒絕向她發護照,唯有先讓女兒到美國去。

張前進曾參加89民運,六四後受洗成為北京家庭教會成員。他一家飽受中共迫害,每天生活在恐懼中。五年前他來美國,修讀神學而後成為華人教會的牧師。在美國這五年間,他幫助了六四死難者方政一家來到美國,又先後幫助多名貴州民運人士的孩子在美國完成學業。張前進表示,六四人士的第二代,在內地的生活及學習環境,都受到打壓,希望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幫助。

他說:“首先把方政夫婦還有女兒在前年把他們接出來,還有貴州異見人士李元龍,因為寫篇文章被判了兩年,他的兒子我們也幫助他安置下來,拿到身份,現在還讀大學,對我也是一種安慰勉和鼓勵,看見李元龍的兒子李杰子,他的第二代能在這邊讀大學,能有自由的發揮,所以也想到幫助劉賢斌的女兒,我們盡一點的力量慢慢去做。”

“像子女上學的問題尤其在北京,他就用戶口制度把你整個的控制起來,現在一大批人都有這問題,兒女要在北京考大學就不可能,因為戶口問題,只能回到當地去,回到當地他在北京的工作、整個社會關係都沒有了,反正就很困難。我就感覺我還能在這自由的土地,子女自由地生活,國內那些朋友們付出那麼大代價,然後看見下一代沒有辦法控制在共產黨之中,所以我們盡力幫助一個得一個。”

陳橋表示來美國之前,媽媽向她講述爸爸的經歷,才真正了解爸爸以往所做的事,令她感到慚愧,因為過去14年來,她從沒有對爸爸說過一句“我愛你”,她現在最希望好好讀書,待爸爸出獄後可以一家團聚,重過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