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约万延海在纽约唐人街闹市中见面,赶到的时候,记者看到万延海带著妻子和4岁的女儿站在人潮中等候,神情显得茫然。万延海的衣著朴素、头发略带凌乱,外貌跟之前相比显得沧桑。这家人在繁忙热闹的纽约街头显得不甚起眼,外人难以想像,这个看似平凡的三口之家,在一个多月以前,因为受到来自中国当局的压力,被迫走上了离乡别井的路。
现年46岁的万延海是一名艾滋病维权人士,他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原本是一名医生,亦曾经担任过中国卫生部的官员,但在意识到中国艾滋病问题的严重性后,万延海毅然选择在1994年于北京成立“爱知行研究所”,以帮助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争取权益,以及让国人对艾滋病人有更多了解。他的举动包括最早披露河南一些农村在上世纪90年代卖血成风的现象,正是卖血导致后来艾滋病感染者的大批涌现。
万延海的工作令各界乃至国际社会开始留意到中国的艾滋病问题,同时,越来越多人受到他的影响,投身到关怀艾滋的行列,其中知名艾滋维权人士胡佳就是在万延海的感染下,开始从事中国艾滋病的维权工作。而万延海本人亦因为工作的非凡意义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包括“国际艾滋病人权行动奖”、“人权卫士奖”及“世纪学者奖”等等,但同时他亦因为工作的敏感性而受到中国当局关注,其中他在2002年曾被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罪”逮捕,后来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及呼吁下,万延海无罪获释,但十几年来,他始终没能逃出当局监控,而是长期受到骚扰、多次被恐吓、软禁乃至失踪。
当局对万延海的打压在踏入今年以来越加强烈,其中在今年初,大陆播出了一套的电视剧,内容在描述一个美国间谍的背景时,居然跟他本身的经历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件事开始令他担忧自身及“爱知行”的安危,与此同时,“爱知行”在今年头五个月内,已经先后受到北京10个政府部门的“特别关照”。他感到,当局开始要对他“动手”了。
万延海:“中国的电视台播了一个电视连续剧,讲述了中国国家安全局的人最后捉获了一个美国的间谍,这个美国的间谍是个美国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然后回到了中国成立了一个慈善团体,做重大疾病的救助。当时我听了,心里就冰了。我们在一月到五月,我们这个机构在北京受到了政府十个部门的压力。我个人的脑子里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中国可能已经结束了,也不可能再有发展,它(政府)显然是要来打击你、要来消灭你。”
当局打压的对象还不止针对万延海本人,连家人亦受到了很大连累。
万延海:比如北京开两会,警察就来家门口,车就停在那里,两个星期的时间天天停在我们家门口,派出所的人也会跟街道、居委会的人说话。我们小孩子到院子里跟别人玩,那些老头、老太太就把自己的孩子带走躲著我们。有时候家里来了亲戚,那么警察来敲家里的门。小孩子经常看到警察在家门口跟我们有冲突,总要问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警察拦著你呀?是不是你做坏事啦?我觉得对孩子成长不好。
面对当局的威胁,万延海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最后,为了顾全一家人以及心血结晶“爱知行”的安全,他在5月份临时决定举家出走。据万延海回忆,当时他4岁的女儿万芳因病尚在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决定突如其来,他和妻子于是只好硬起心肠将还未痊愈的女儿接出院。万延海说,一家人出走时没有做好准备,身上只带备了简单行李。另一方面,万延海和妻子是持商务旅游签证来到美国的,签证今年9月就会到期,当时他们一心只想暂避风头,万延海原本更以为,不久就会回国继续他致力他醉心的事业,不料最近当局又开始了对“爱知行”的新一轮打压,为逃避迫害,万延海一家无奈会继续在美国停留。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万延海仍然表示,不愿意以政治庇护作为申请居留的理由。
万延海:上个星期四,房东跟我们说不再续约了,他要求我们把办公室搬走。
其实,万延海和妻子过去都有在美国学习、工作的经历,不过这次来美国,心情跟过往却完全不同,其中一个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生活费用的开支。其实,在抵达美国的至今超过一个月时间里面,万延海已经带著妻女走过美国多个地方、拜访了多个组织,其一是希望能够为中国艾滋病非政府机构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为了替一家人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一家人四处奔走,经济状况却日益见绌,作为一家之主的万延海,在这样的情形下,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重,而妻子亦因舟车劳顿,身体状况变得很差,女儿更因为长时间没有同龄人在身边而变得有时情绪不好。
当万延海讲到目前的状况时,一直陪伴著他身边的妻子不禁落泪。作为一名维权人士的妻子,她过去在面对因为丈夫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同时,还几乎独力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责任;现在,即使日常生活中出现了经济危机,她仍然对丈夫的工作无怨无悔,还打算寻找合适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照顾女儿、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的收入负担。不过,最令这位坚强的女性难以释怀的,是她在国内父母双亲以及其他维权人士家属的状况。
生活中的苦难,同样在只有4岁女儿身上留下影子。年幼的万芳有时会做出一些跟她年龄不相符的动作,比如当她看到妈妈落泪,她会很担心地问妈妈为什么哭,甚至会主动拿起麦克风对著妈妈,叫她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而当万延海要上镜接受采访,无论怎样劝万芳到妈妈身边,她却执意要坐在爸爸身旁,彷佛要以她的微薄之力,防止爸爸受到伤害或要表达她的支持。
万延海说,过去由于工作以及当局的骚扰,经常不能够陪伴在女儿身边,所以女儿跟妈妈比较亲近,不过当万芳知道第二天就是父亲节,她就兴奋地说要送爸爸一份礼物。
万延海:她(万芳)更关心妈妈,(妈妈)相处的时间多,跟我相处的时间少。她也知道明天是父亲节,已经说过要给我买一个礼物。芳芳,明天给我买什么礼物?
万芳:“我要给你买一个钻石珍珠。”
也许,过去万延海长期因为关注艾滋病患者以及艾滋孤儿的处境,而忽略了对女儿的照顾,即使如此,天真无邪万芳仍然能够感受到,父亲工作的伟大,就好像钻石珍珠一样宝贵。
祝天下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