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每年有500萬活家禽輸港,凍鮮家禽達40萬噸。深圳檢疫局近期誇言,供港的活禽,30多年來沒有發生過禽流感疫情,實則香港危機處處。本台記者走訪國內的供港雞場及冰鮮加工廠,發現不單衛生條件差,死雞處處,雞酒店成行成市,養雞飼料成疑。正如禽流感專家管軼本台說,人人都知如何防止禽流感,但無人會聽入耳,生意重要過一切。(陳廣宇/劉雲/林樂同 報道)
這是深圳龍崗區坑梓社區的一間神秘冰鮮雞加工廠,本台從消息獲知,這間名為邢記綜合加工廠,專做供應香港的冰鮮雞,每天供應量超過五萬隻,門口從早到晚大小貨車絡繹不絕。
貨車從這間工廠出發,將冰鮮雞從文錦渡口岸運往香港,每天都如此。
知情人士報料說,這間工場的雞大部分來自非法的雞場。
在線人指引下,記者乘車來到四十公裡外的惠州市與深圳交界的"白石洞", 附近全是山寨養雞場,全部沒有名號。
這間被當地村民稱為最大的山寨雞場門口建有一個簡易工棚,用來守衛用的,盤查外人進入。
雞場內工作人員十分警惕地注視記者,經過一番說明,記者以買家身份與這位李老板傾談。
進入李老板辦公室,他不願意透露任何情況。
李老板:你要大量的老雞呀?有四斤、三斤多重的。價錢不一樣。
記者設法擺脫工作人員的監視,悄悄地參觀雞場。
這個養雞場大小兩個足球場那麼大,總共有二十多排養雞屋。
這些簡陋搭建的養雞房,周圍沒有任何消毒設備,所有雞只都被限制在十分狹小的籠子裡,這些呈人字形的一排排雞籠,密密麻麻,籠子裡的雞根本沒有任何活動的余地。這就是在外面號稱的"走地雞",目的是能夠令雞只更快地長肉長大,一般兩個月就能長到三斤重,而真正走地雞要半年時間。
雞場處處都能見到死亡的雞只,隨處亂扔,散發出陣陣臭味。
一位女士在十分骯臟的雞棚內鏟除雞糞,她說這也能賣錢,賣給外面的菜場。
雞場內可以看到喂雞的飼料車,這些並不是供港雞場所宣稱的那樣,吃的是玉米,而是加入了化學配方的所謂混合飼料。
這間昏暗的秘密房間,就是將飼料再秘密加工的地方,據說老板加入了一些促進雞只快速生長的化學原料,這幾個大油桶裡面的飼料是什麼﹖就連工人自己也說不清。
這位黃色衫的工人透露,這些雞是供應香港的,但會先運到龍崗劏房。
男工人:是的是供應香港呀!劏房呀,劏房在龍崗呀!龍崗的同樂那裡,他專門有劏雞房。他自己運過去劏,都是過港的。在同樂那邊,坪山跟龍崗交界的那個地方。
記者:有沒有提供檢疫證明之類的合法手續。
男工人:那你跟政府掛鈎啰!我們不能提供的。他開劏房的他自己跟政府掛鈎的。他註冊的,他是公司的。
他還介紹這兒到處都有山寨養雞場。
這名在當地居住了好多年的女士對這些情況很熟悉,這些雞都是運去香港的,並說那些供港的註冊雞場,都是到這些山寨雞場拿貨的,當成自己養。
(那些供港的雞場)都是來這兒拿貨的,他們養兩天都說自己養的。其實那些摩托車三輪車都到這些雞場出貨的。哪裡是自己養的呀,自己養的哪有那麼多呀。
她對這個位置之所以這樣無王管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是政府無人理,這是個三不管地帶。
她說:這些雞是賣香港去呀。出口呀,全都是過港的雞呀,整車整車的拉過去,人家一買好幾車呢。他一批雞要養幾個月嘛,那些都有訂單的。我問他們這些雞都往哪兒賣?他們說一般都過港呀,出口的,本地哪兒銷得那麼多呀。
第二天,記者來到惠州另一間山寨養雞場,他們也透露,這個雞場的雞同樣也是出口香港的,但承認是將雞出售給有出口證的合作伙伴。。
雞場張老板:香港的都要這種雞。我們這兒出港量很大,每天講好幾萬呢…他有出口證呀,我們只是個養雞農戶,他們有個供應商,專門做冰鮮雞的。他屠宰以後做冰鮮供應香港。
活雞香港也要,活雞拉得少。他以冰鮮的多。大部分今天晚上抓了明天早上就出港。冰鮮就是凍一下就馬上出去了。
雞場張老板:我們這兒幾個老板都是出香港的,但是他們是分開出的。不是一個集體。他有四家出港的,一般四家企業加起來每天四萬只供港。每天最少不少於四萬只。
他承認用的都是混合飼料,但不肯透露是否用了化學快速生長的配方,但他對這種快速養雞的方法不以為然。
他說:快大的雞四十天五十天就能長到四斤五斤了。
他承認用的都是混合飼料,但不肯透露是否用了化學快速生長的配方。
張老板:她(政府)現在不淮活禽交易,因為禽流感,現在深圳市場不准賣活的。
小的時候把疫苗做完,就像人一樣的。這是肉雞不下蛋的,主要是長肉。
他承認在此已經搞了七八年。
這些無王管的山寨雞場位於惠州秋長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這些城管說,他們是各管一塊,對這些雞場不屬他們管,而是屬於派出所警察管。
在秋長鎮上這個菜市場,有殺雞的主婦說,他們都知道供港的雞有問題,他們不吃。
大陸主婦說:你以為…香港的雞最不好的,香港的雞算是最差的,香港的雞給大陸這邊的人不吃的,除非是工廠呀!怎麼說呢,它吃了那個飼料太多了!
這名在深圳書城樓下開樂器店的王老板,對市場的雞隻質量同樣十分反感。他說那些速成雞都是用激素,兩三個月就大了,都不是好東西。
他說:兩三個月就大了,現在不僅僅是吃的,現在沒有好東西,廣東省用的激素(養雞),現在都是激素,現在中國一切都是搞錢,只要能賺到錢!
禽流感專家管軼自己也知道,東南亞以至中國存在不少雞酒店,飼料是什麼也不對開公開,認為是商業秘密。對於市民食用這些然有沒有問題,但坦言,不知道。
管軼說:不知道。擔心不擔心都是廢話,這是食物部門質量系統告訴,不是我們說。我現在講擔心是撒謊,說不擔心也是撒謊,所以,我告訴你我不知道。
業內人士的香港禽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承認,國來有不少"傘兵雞" 。他指出,兩地政府一定要多交流,提議在雞場的飼養數目上,可以查出雞隻是否來自有牌雞場。
陳建業說:兩地政府作一些定期的諮詢交流,可核查數量,若果有些農場年產是一百萬隻雞,不過,該農場卻出了二百萬隻,餘下的一百萬可能來自有問題的地方。我想這些是數據上可以解決的問題。
對於非註冊供港的雞場能漁目混珠,供應香港活雞或冰鮮雞,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以書面回應本台查詢,大陸的出入境檢疫局會定期巡查這些農場,而註冊的制度是質檢總局的管轄範圍,香港食安中心會巡查這些養殖場,入口冰鮮雞有防偽雷射標貼,強調這是一套嚴格的禽流感監測及防控措施。
關注公共衛生健康的香港義工薛培餘就認為,香港政府把關不到位,
他說:當然不到位。但是,逼於既得利益者,香港雞販的壓力,唯有隻眼開隻眼閉。一車雞檢查一兩隻,未必會檢查得到,有數千隻雞。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