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中國網絡控制升級 稱反占中輿論戰大勝


2014.12.24

中國網信辦近三個月外泄的1000余封管控命令,有分析人士研究後發現,四中全會後,中國網信辦對互聯網的管控全面升級,刪除二萬多篇文章,並重點處置如香港占中、APEC峰會、四中全會、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網絡輿情,並稱其主導的反占中輿論戰大勝。(羅伯特/維靈報道)

網控資料

根據本台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從2014年8月31日至11月27日,中國網信辦新聞值班室向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出的1132封管控郵件,平均每天發出近13封管控郵件,每封郵件涉1到數十條指令不等。該批管制命令共推送黨媒文章1300余篇。刪除文章21423篇,禁止評論523次,3次烏龍。

該禁令涉及內容包括,政治(如領導人講話或出訪)、國際(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中東問題等)、經濟、突發社會公共安全事件、輿論監督。範圍除了包括主頁、論壇、博客、微博、還包括微信、QQ空間等私人互動環節以及評論和跟帖。

在將近3個月的時段中,除了常態的管控,還先後9次處於一級嚴控狀態,分別是香港占中、大陸國慶、10月9日總理李克強訪歐、10月15日文藝座談會引發的周小平事件、10月19日至23日的四中全會、11月10日開始APEC峰會、習近平出席20國首腦峰會、11月19日至21日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徐才厚和周永康事件。

根據禁令顯示,在香港占中事件中,國信辦先後經歷了從禁止所有報道、到利用署名為“國平”的國信辦寫作組全力引導、封殺所有境外信息,並輔以嚴厲的法律手段管控境內聲援占中信息、組織水軍妖魔化占中行動和具體組織者四個步奏,並嚴令所有互聯網企業無條件執行,否則立即關停。

在李克強訪歐,則要求無條件制造中國強大,受外國追捧的輿論氛圍,封殺一切唱衰中國和批評金元外交的言論。

在周小平事件上,10月24日的禁令中,國信辦負責人更是將其提高到了批評周小平就是攻擊習近平的程度,並要求網站必須重點轉發被其推薦的署名周小平的文章,全網查刪批評周小平的文章。網信辦負責人稱,周小平的事情不僅僅是一個周小平的事情。

在關於四中全會的報道上,要求必須重點轉發中央黨媒的文章,禁止轉發別的媒體的報道,並在10月19日進入一級管控狀態,兩手嚴格控制負面新聞,包括一些惡性的刑事案件,嚴令四中全會期間,網站雙首頁、文字、圖片、視頻等區域負面信息不得超過20%,客戶端首屏不得出現負面信息。要求全網制造“正能量”。

在APEC峰會言論的一級管控中,國信辦和所有網站簽署管控責任書,並按責任書考核和追責。同時下發三條指導性發稿意見﹐包括要發增強民族自信心的稿件﹐刪走對於北京空氣污染的負面報道﹐以及對有關新聞的跟貼評論嚴格管控。,嚴禁出現嘲諷APEC藍的信息,必須全文轉發國信辦指令的自我表揚的文章。  當中最特別節﹐是全網查刪美國總統奧巴馬搭訕中國國家主席夫人彭麗媛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彭麗媛披衣的信息和圖片。在隨後的習近平赴澳大利亞參加20國首腦峰會中,涉彭麗媛的跟帖成了重點控制輿情。

網辦文件。

根據該資料顯示,10月24日,網信辦對9月以來的網絡管控狀況比較滿意。中國互聯網審查直接負責人魯煒稱,要用四中全會的精神,用法律用網,用法律管網。

在當日進行的網信辦例會中,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總結:反占中一仗打的漂亮,並要求對香港挺占中的藝人,要宣傳抵制看他們的演出,給他們輿論壓力。同時,互聯網管理辦法即將修訂出街,會對網站進行排名考核。客戶端將發排照。

流亡德國的前南方周末新聞部主任長平認為,首先拿四中全會的法制精神說事,本身就是笑話。

他說:對,現在越來越清楚,所謂的四中全會依法治國實際上是以法來治人民。互聯網也有笑話,叫做依照黨的想法以法律為工具﹐在互聯網方面來打壓互聯網的言論空間。這是跟真正的法制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在10月24日的會議上,網信辦11局負責人姚某還對網絡內容下的評論和跟帖管控,宣布嚴厲的量化管控辦法:

1、各網站新聞評論和跟帖必須實行人工審核,跟帖確保正的上得去,負的下得來。執行清理命令,必須在15分鐘內完成。各網站一旦發現一條新聞下負面跟帖超過5條即關閉評論,發現三條以上新聞下均有10條負面評論全部新聞跟貼停止更新12小時。發現惡劣攻擊習總書記、四中全會的,停止更新24小時。

2、一周之內網站必須上報跟帖管理制度,11月對外公布跟帖規則。

3、網評指令、賬號信息泄密,嚴懲。攻擊網管、網評信息的嚴查。

4、挺占中藝人要打擊,反占中藝人要保護。涉朝新聞跟帖一律關閉。

5、推送網評文章,必須首頁保留12小時。

這連跟帖管控也細化到個位數的指令,引發圈內吐槽稱,這個規定導致網站的巨大負擔,也是一個漏洞百出的規則。網站工作人員可以理直氣壯地利用超標的負面評論數關閉當局水軍的評論,網民似乎也有了與之博弈的空間。但長平認為,因為所有的規則的制定和解釋權都在他們手裡,這個想法不切實際。

他說:由於他全權操盤,所以,對他的妨害幾乎不存在。因為他隨時可以撤銷,而且他隨時可以另外開辟陣地。完全是他一個人玩,他並沒有說出一個規則我們就開始這個公平競爭,他沒有,從來沒有這樣過。

根據這批禁令顯示,在嚴厲的管控中,中國互聯網民間對網絡引導出現4次大的輿情反彈。分別是10月中旬網民嘲諷“正能量”;10月28日前後,網民對中央要求國產系統每年替換15%windows系統進行嘲諷;對APEC峰會普京給彭麗媛披大衣;11月18日前後,網民對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調侃;以及徐才厚成噸現金、周永康落馬。

為了應對網民的嘲諷,國信辦直接要求在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互動欄目將“正能量+不科學的能量”、“正能量+順能量”、“正能量+愚能量”、“正能量+革命能量”設置為禁發詞組,並全網執行。並全網查刪涉及國產系統上位和諷刺局域網國家的內容。

在如何將負面的消息美化報道,網信辦也提供了明確的樣本,讓互聯網企業刊發。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GDP增速創下近6年新低。網信辦命令,所有關於該新聞的標題必須使用《經濟穩中提質》。

對此,作為媒體人的長平也與自己的切身體會。他表示,這種細化到極致的做法,在傳統媒體時代就是如此,並沒有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到來,有所改變。

他說在以前,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要求到圖片、標題,以前傳統媒體的時候甚至要求到板式、設計、字體、字號、套紅、套黑,這些都有非常具體的要求。特別是互聯網時代以來,互聯網的變化比較多,大家以為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看起來,其實,它從來沒有過去!而且,某種程度上還在進一步加強。

此批禁令還顯示出網信辦自擺三次大烏龍。一次是親中的香港某大學一位學生會領袖發表反占中言論。另外一次是關於習近平弟弟習遠平發文紀念父親習仲勛,文中提及妻子張瀾瀾,被網民人肉發現被稱為中共軍中第一美女,也是有人為其量身定制的80級《貞觀長歌》等影視劇的女一號,2008年後突然從娛樂圈蒸發。第三次則是徐才厚案,鳳凰周刊報道的徐才厚在地下室裡的成噸現金,以及看守現金的女兵帶著一車現金跑了的新聞,讓網民集體吐槽。每次烏龍出現導致網民集體吐槽後,國信辦立即嚴令全網查刪。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