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將至 網購亂象再受關注

0:00 / 0:00

在大陸俗稱“光棍節”或“購物節”的“雙十一”即將來臨,全國勢必再次掀起網購熱潮,中國兩大網購平台“淘寶”及“天貓”,未預計能否刷新去年超過1200億人民幣的網購紀錄。龐大生意額的誘因,各購物網站都進行大減價促銷,部份網店更低至一折出售貨品及服務,有醫院更以11元產檢作招徠,服務質素存疑。有民眾指網站亂象橫生,是政府缺乏監管所致。(黃樂濤 報道)

各大網店趁着本周六雙十一、即11月11日進行速銷推廣,希望提高銷售額。最吸引民眾目光的網店,以服裝、家電及珠寶首飾等消費品居多。本台瀏覽各大購物網站,竟然發現就連產前檢查都有特價,廣州一間婦科醫院在天貓網站賣廣告,表示在雙十一期間,大部份的婦科檢查都有優惠,其中產前檢查11元起、婦科檢查減至46元起,以及婦女孕前檢查更低至1折多。

但是,本台致電該醫院查詢,職員表示若要進行全面產前檢查,需要另外收費,她更立即向記者推銷近百元的產前檢套餐,其後又介紹其他套餐給記者,游說記者及家人預約檢查及付款。

記者問︰天貓這個(購物)網站就是(你們醫院推出的優惠)11塊錢,是不是那麼便宜的?

職員說︰是呀,但是它那個11塊錢的話是有三個項目,然後的話你說現在懷孕早期的話呢,可以預約一個孕早期產檢套餐,這個的話就是98,原價是372的,男性精液檢查是66,女性的一個孕前檢查套餐是196的,因為它原價是1419的,你放心吧,因為這個只有全年最低的一個價格來的,你先跟我這邊預訂,然後的話,你要在雙11當天才可以去拍(購買)。

已育有一名2歲孩子的廣東居民王女士表示,她於兩年前懷孕產檢時,價錢亦較以上醫院所指的11元高出逾10倍,現在竟然有醫院推出11元的產檢,令她感到非常意外,並對產檢的質素存疑,她希望醫院可以保持質素,不要因為只是為了吸引顧客,而忽略了求診者的健康。

王女士︰的確是從來沒有檢查過11塊錢的,因為就普通一個就是B超,超聲波就100到300塊錢嘛,至少也100多200,一般都是200到300這樣子,11塊錢的確是非常非常少的!非常非常少的!是不是它真的能保持這樣的質量,的確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是他們控制這一塊,就是你一旦去過一次,他不就是有了你的一個聯絡方式,他會持續性跟你推銷這個醫療服務,這是一種營銷模式。

在各大購物網中,無論服裝及家電均表示在雙十一期間進行大減價,大部份產品都低至半價,但有不少民眾就質疑貨品格價的真實性。近日大陸有媒體披露不少網購近幾年在雙十一期間引發種種亂象,包括經營者虛假優惠折價、虛構原價、謊稱降價等等方式,誘騙消費者,而在雙十一的網絡促銷旺季,均會引起消費者的投訴潮。

廣東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網商承認,身邊的確有不少行家,在雙十一期間,為了促銷貨品,紛紛將貨品的價格提高,然後再將貨品減價,欺騙顧客,而往往亦有不少民眾中了網商的圈套。

網商說︰即是打着很低的折扣,然後去賣,其實可能它的原價是提高了,每年都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中招的。

記者問︰其實每年網商都是這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中招呢?

網商說︰即是覺得雙十一來了,全城都這樣低價,如果自己不買一些,可能會吃虧吧。

但是,她認為在雙十一的這些網購節日中,網商只是想搞一些噱頭,令到顧客高興而已,強調顧客覺得貨品價錢昂貴,是有權不購買的。

網商說︰有人是要這樣做,顧客才會開心,即是大家也是將銷量推了上去,有可能是想搞一下噱頭吧。

記者問︰刷單(製造虛假的銷售情況)這方面你怎樣看呢?是否有些網店是說銷售量方面做得很好而吸引人買,其實有沒有這個情況?

網商說︰是會有的,這是一個宣傳的模式,是製造一些(銷售假象),令人覺得這個產品很好,很多人會買,普遍都會存在這個問題,有很多幕後的操作。

經常於網上購物的廣東居民方先生表示,網商除了在雙十一期間,抬高價格出售貨品欺騙顧客外,他們亦會在這段期間,將一些次貨拿出來促銷,而他自己就試過在網店大減價時,買了比起市場價錢貴的家具,所以他在今年亦會避免在雙十一期間網購產品。

方先生說︰那張梳化,其他品牌的市場價是5000元的,他製造了一個什麼的外國牌子,人家沒有辦法對比,然後他說2萬元,又說用什麼特殊材料做的,而且廣告做到天花亂墜,然後到了雙十一,他就打5折、4折,都是較平時貴。

記者問︰是否過了雙十一有很多的投訴?

方先生說︰是的,退貨方面是很多的,因為人家發現以那個價錢買回來的貨品不值。

他表示,雖然政府有設立一些消費者投訴產品的機構,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個案,但是最後大多數都沒有結果,他希望政府加大打擊使用不良銷售手法售賣產品的網商,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方先生說︰因為消費者委員會可能接觸到的投訴太多,工作人員太少,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是消費者委員會它不是一個執法機構,它只是一個委員協會,它只是可以協調,它的權力不是很大,所以處理很多的問題,有很多情況是有心無力的。

據網上資料顯示,自今年1月1日至10月10日,江蘇消費投訴舉報中心,總共受理網絡交易投訴33977件,較去年同期20361件相比,增加了66.87%。其中網絡交易商品類投訴27532件,佔投訴總量的8成,比去年增近5成,網絡交易服務類的投訴有6445件,佔總投訴的2成,年增2.5倍。江蘇當局更要求各大網家網絡交易平台負責人出席座談會,要求他們監管網店的違法銷售情況。

而根據湖南當局近日統計顯示,2017年以來,湖南工商系統和消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網絡消費訴求5159件,其中處理3354宗投訴,為消費者追回經濟損失74萬元。

省消委秘書長吳衛表示,投訴主要存在廣告、質量和售後服務等問題。其中日用百貨、食品和文化運動娛樂用品等商品投訴列前3位。

有見及此,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通過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當中規定經營者採用刷單,即製造虛假的銷售情況,以及炒信,即利用網絡虛假交易炒作商家信用等方式,幫助自己或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當中情節嚴重者,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吊銷營業執照。

對於政府針對網商的新規定,湖南網民小彪認為成效不彰,因為當社會上出現某些問題,當局雖然有定下一些新條例,但往往出台的政策打擊力度不大,又或是過了一段時間就不執行了,以致問題是很難根治的。

小彪說︰我覺得這個東西作用的話可能不是很大,我認為這個中國政府她這個公信力也是沒有的,她只能通過這種運動式的,在一個什麼特定的時候,就搞這樣子,來顯示她對這個社會是否有某種控制能力,但是其實某些她的這種規定的條文,其實都是很荒唐很搞笑的。

小彪表示,只要政府按法律執法,不要官商勾結,以及加大懲罰力度,這樣才可以成功打擊違法商家,但他認為政府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