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光復戰」系列】「獨立不獨立」撲朔迷離 「鎅票」疑雲濃罩區選


2019.11.22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feature-hk-fake1 今年2月,馮敬彥出席了中聯辦的新春酒會,還跟多名建制派人士合照,再放到個人社交帳戶上。(馮敬彥社交網頁截)

【區選「光復戰」系列】「獨立不獨立」撲朔迷離 「鎅票」疑雲濃罩區選

香港的區議會選舉,以往選民可能更關心候選人的地區民生工作,但這一屆的區選,在「反送中」氣氛之下,愈來愈多選民把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放在首位,於是出現了大量旗幟鮮明,自稱是獨立的「深黃」候選人,但藍黃之間,又是否真的那麼容易分辨?背後有沒有親中陣營的操控和選舉布局?(覃曉言 / 呂熙 報道)

香港中西區寶翠選區候選人馮敬彥,今年29歲,報稱獨立、無黨無派,我們給他一分鐘時間,讓他自我介紹。

馮敬彥說︰我是馮敬彥,Kenny,參選了區議會選舉寶翠選區,早在我剛提名而未入閘時,已經受到一些主流媒體或討論區,對我種種的懷疑、質疑,說我「鎅票」。

一分鐘的自我介紹,他用了超過一半時間,澄清自己被「抺黑」,他所指的「抺黑」又是甚麼呢?

看看他的選舉廣告,用上鮮黃色作為背景色,打正旗號說要「更新換代」,而政綱除了有地區民生議題,還包括「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遏止制度暴力,徹查並改革警隊」,他亦以「黃絲」自居。

但他就被網民起底,翻出他過往和建制派的接觸。今年2月,他出席了中聯辦的新春酒會,還跟多名建制派人士合照,再放到個人社交帳戶上。去年10月,他出席了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的國慶酒會,根據他發布的相片,名牌上寫他是「義工代表」,他也說,自己是「為人民服務的義工」。而在去年的立法會補選,他還幫民建聯的鄭泳舜助選,令他被網民質疑,他和建制派關係密切,但就為了是次選舉,才「忽然變黃」。

而這一點,亦令他被對手,同區的民主黨候選人楊浩然,在選舉論壇上窮追猛打。

楊浩然說︰我送給馮先生的禮物是這一盒,表面上是黃色,但只是表面,但裡面其實是一隻變色龍,有時又藍,然後又變黃,接著又變綠。我想問還有這一張(照片),你去深圳見統戰部,是發生甚麼事,我不想信一個有政治素養的人,會在短時間內會這樣改變。

馮敬彥就這樣回應。

馮敬彥說︰我想說我還是很年青,我參與這些活動並不等於我的立場,還有一個很重點就是,那個所謂民建聯的(候選人),我是在後面做一個小小的青年,但我希望是一種見識,我不進去見識過,我是不會知道建制派,你們所說的有多黑暗,那個所謂的系統、配票的機器,我覺得中間我是一種見識。黑白是良知,黃藍只不過是政見。

馮敬彥接受我們訪問的時候,也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嘗試逐一解釋這些「黑歷史」,亦強調自己絕對不是「藍絲」。

馮敬彥說︰我覺得是一種,其實就算是接觸不同的人,都是自己開眼界、體驗。在2019年時是一種「鐘擺效應」,一些所謂本來藍色的人,或是中立的人、或淺藍的人,都走去黃色,我覺得同樣可以這樣理解(我),如果認為我本來是淺藍的,其實我就絕對不是,我覺得我不是藍的。

被質疑「藍扮黃」的候選人,他並不是唯一一個。「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候選人徐駿楠,選舉廣告列明要「堅守五大訴求」,但被網民揭發他曾在建制派陣營工作。被網民起底之後,他最後宣布退選。屯門樂翠選區候選人蔣靖雯,報稱無黨派,選舉廣告亦寫明五大訴求,但她在提名期最後一日才突然宣布參選,打破了同區本來建制派何君堯和民主黨盧俊宇對陣的局面,因此她被質疑是「扮黃假獨立」,實際是要「鎅票」,掩護何君堯。

事實上,在「反送中」氣氛之下,這一屆的區議會選舉,愈來愈多選民,都把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放在首位。有網民就收集各個候選人的資料及過往言論,把他們分類為「黃」、「藍」和「紅色」,即選民要警惕的「假獨立」和「鎅票鬼」。按目前的計算,一千多名候選人當中,有151人被歸類為「假獨立」,13人被歸類為「鎅票鬼」,還有97人被歸類為政治立場「未知」。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前教授鄭宇碩接受本台訪問,他說建制派以「假獨立」候選人「鎅票」的做法,過往很常見。他以2015年民主派何俊仁出選屯門樂翠選區為例子,當年這個選區有六個候選人,包括有「中聯辦契仔(乾兒子)」之稱的何君堯。

鄭宇碩說︰通常「鎅票」的手段都會是這樣的,比如何俊仁是律師,真命天子是鄉事派的,(建制派)全力動員,(建制派)他可能會找個年青的社工,說何先生年紀大了,應該讓給年青人。會針對民主派候選人的特徵,再找人「鎅票」。老的(民主派候選人),就找個年青的(鎅票),男的(民主派候選人),就找個女的(鎅票)。

當年何俊仁最後以277票之差,輸了給何君堯,同區兩個報稱無黨派的參選人共取得124票,而「熱血公民」鄭松泰,就拿了391票。

但鄭宇碩同時提醒,在「反送中」運動後,是次區議會選舉有過千人參選,亦史無前例沒有「白區」,即每一個選區都有競爭,因此確實有大量沒有政黨背景的政治素人參選,不能一概而論地,指控他們都是「假獨立真鎅票」。他提醒選民可以留意這些政治素人的推薦人和支持者,有沒有政治背景,以辨別他們背後有否受到操控。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就認為,在網絡「起底」盛行之時,很難有人可以完全掩藏自己的過去,騙取選票。

鍾劍華說︰現在「連登仔」也好,網上的起底能力在這次運動中,真的讓人看到比很多人想像中有效率和強,所以我覺得騙不了人。現在很多連過往言論、參與過甚麼活動、和誰握過手的照片都被放出來了,所以我覺得愈接近選舉,就愈多這些資料。大家都盯得很緊,用盡各種方法去驗證這個人的正身,去了解他是否假裝的。總之目的就是相當清楚,很多人都想透過這次區議會選舉,作一個民意大檢閱,亦希望可以在區議會(選舉)顯示民意意向。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從香港主權移交前開始,中共已經用不同方式操控香港的選舉,而中聯辦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劉銳紹說︰在每一次選舉之前,他們(中聯辦)很多不同部門的人,因為他們是分了很多不同部門來聯繫不同的版塊。其中協調部,以至青年、婦女等等,他(中聯辦)有一個社會工作,這些全部是公開的。到了具體操作,如何去配票,可能是建制本身內部有聯繫,無辦法證實官方在背後如何去操縱。有些地區的參選人,未到候選人階段,已經是有一些碰撞磨合,到最後是會自動解決的,到底是哪裡發揮力量呢?總體來說,這個可以看到北京稱之為「系統工程」,所以是有很多層次和步驟,是早已鋪排下來。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前教授鄭宇碩就表示,是次選舉另一個特點,是不少有傳統建制政黨背景的候選人,都會盡量淡化其政黨色彩,把他們原來的建制派政黨歸屬隱藏起來,可見建制派也意識到現時的選舉形勢對他們不利。而在建制派刻意隱藏、獨立候選人真假難辨的情況下,選民神聖的一票要怎樣投,就要花時間多做功課。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