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旅遊區和購物點,近幾年來飽受大陸旅客排山倒海式的攻佔 ;但鮮有人知,香港的水域也同樣受到干擾。元朗流浮山一帶水域是香港蠔業的重地,但自從2007年深圳市政府整頓當地蠔場,禁止大陸蠔民放置海上養殖設施後,與深圳水域相連的后海灣,卻逐漸被內地蠔民入侵,十年蠶食,流浮山水域現時變成怎樣呢?(禾苗 / 楊默 報道)
流浮山靠近海邊,以出產海鮮聞名,尤其是蠔,每日吸引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但自從深圳水域禁止養殖蠔排後,大批大陸蠔民「偷渡」入境香港,拖放大量蠔排,長期霸佔本港水域,將蠔獲運回內地出售,令本港蠔業受到嚴重重挫。
在流浮山經營蠔業多年的陳太說,近年大陸蠔民拖放的蠔排,比本地蠔排數目還要多,令蠔業生意一落千丈。
陳太︰蠔排都是香港,但九成人都是大陸,大陸人偷走來(香港)養蠔,水警捉到你就去坐監。大陸不准養蠔,覺得養蠔賺到錢,運回大陸賣,好少在香港銷售,養幾個蠔排可以賺到一萬幾千元就已經很好。
現時蠔排數目大約近萬個,由於養蠔近乎無本生利,每個蠔排值大約一萬元,部份大陸蠔民更擁有幾百個蠔排,年賺幾百萬。
海上蠔排密密麻麻,有經常坐艇出海的寶哥說,海上蠔排激增,如果天黑或天氣不穩,根本難以發現它們的蹤影,隨時引致撞船意外,成為海上陷阱 。
寶哥︰夜晚枝竹太高,看不到很危險,水漲蓋過竹,經常會撞到,(試過)整架艇翻了,海上安全出現問題,盡量不會駛過這邊因為天黑。
海上蠔排愈來愈多,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正研究是否建議發牌管理蠔排,以改善香港蠔民的生計 。
何俊賢︰我們都要求制定長遠政策,究竟發牌與否是其中一個研究方向,當然正面是(本地)蠔民有牌照可以走向規範化,但是發牌都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果,原因是特區政府沒有投放資源去研究香港水域可容立多少個牌。如果就現在發牌制度,你有蠔排就發牌照給你,就形成是否九千至八千個蠔排全部都發牌?全部發出牌照,如果他們養不到蠔,亦會引起另一個行業的社會問題,所以要非常審慎去處理。
現時在本港養蠔無須向政府部門申請牌照,令大陸蠔民不斷攻佔香港海域。如果政府繼續視而不見,任由蠔排數目愈來愈多,最終受苦的只會是香港蠔民。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