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剛受邀前赴挪威出席劉曉波獲頒授諾貝爾和平獎,至今為至,你最大的感受如何?
答:事件至今為止,我最深的感受是諾貝爾和平獎整個頒獎儀式,以至連接所舉辦的幾項活動都充份體現到,主辦單位及參與者對自由及人的尊重包括對人的基本權利等,展現出真誠的維護。這種真誠令我感受最深,活動方面,很多都是簡單而有尊嚴。
出席參與者絶大部份都是挪威本土人及來自歐洲各地的人,至於我們海外的人包括知識分子、民權人士都是很少數,頂多也是一百人左右,但是,本地人包括歐洲的人是很多的。彼此都是充满誠意來支持劉曉波,支持中國人應該享有基本的自由、權利及零八憲章的精神,這是令我感受最深的。
問:我在電視機見到你好專心聽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的講話,整篇講話,有否那部份令你予以認同?
答:他的講話中,簡單地道出委員會何以要頒這個獎給劉曉波,是簡單而有力的道出因為劉曉波所追求的言論、表達自由,這些權利是最根本的,是真理之母,是理性的根源。主席引用劉的說話是非常感人的。
此外,他在講話中多次表示絶對無理由一個那麼大的政府,一個掘起的強權對一個無力、無權的一名平民百姓、一位詩人、一個文人是需要使用高壓來予以壓迫,要用十一年的刑罰來壓抑他的聲音。所以,當他講到這個獎一定屬於劉曉波因為他的勇敢及對民主的承擔,他所付出的代價,以致需要釋放劉曉波,這段說話引來在座者站立鼓掌,站立鼓掌的情況共有三段,最後一段就是釋放劉曉波。
最後,把獎放在空椅上,這也是最感人的。他講過今天典禮最主要的主角是沒有在場,但是,我們大家是奉上最大的敬意,大家作出的祝賀儼如劉曉波就在我們的身邊。
這個獎放在一張空椅上,這個象徵性的頒獎,亦是對中國政府最大的控訴,尤其是所有的相機的焦點向著空椅上擺放的諾貝爾獎的獎狀時,大家都可見到無言的控訴是極之有力,亦極之感人。
問:翻查中方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前,自十二月一日起差不多每天都透過國內的英文媒體向諾貝爾委員會連珠炮發,你怎樣看中方這個表現?
答:看見中方的回應可以看到第一是,他的無理及橫蠻;再深層一點看,便可看到它的虛怯及懦弱。
他的無理及橫蠻是因為整個國際價值被顛倒了。大家在外圍最有力可引用的就是中國憲法中所賦予中國言論自由,劉曉波從來沒有鼓吹任何暴力,也沒有任何行動,他只是透過互聯網發出他自己跟其他知識份子的共同看法,用非常平和的語氣,作出很合理且符合中國憲法及所簽署的政治權利及公民權利國際公約精神一致的憲章。那為何要打壓他?他所說的跟溫家寶有何不同?為何要判處十一年監?因此,可以目睹他的反駁完全是蒼白,無力。
然而,他為何這樣做?從深層次看,中國政府今天好害怕真理,也很害怕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道出真理的人民,他們是非常害怕。縱使今天有如何強大的軍力,富裕的經濟,但是,對真理是恐懼的。
問:坊間對於中國的反駁或展現的行為,都認為是他們對自己政權的穩固性感到動搖。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答:當然有其道理,因為一個有信心的政權,有合法性的政府,有人民授權的領袖,為何那麼害怕被批評?這個批評更是來自一名平民老百姓,又沒有組織起來的群眾為其作出行動衝擊政府,為何是需要那麼懼怕呢?因此,我們可以目睹這是缺乏人民授權、缺乏權威性的強權政府。
他最大的弱點,如我之前所說就是對真理的恐懼,對人民良心呼喚的恐懼。今天中國政府無論如何自誇自己的強大及富有,都是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繼續令人民的聲音窒息,聽不到任何的意見,這樣他才會稍為安心一點。可是,這並非長期能使國家管治能上軌道及可以穩定的方法。
問:中方採取的敵對態度,是否百害而無一利?
答:一個政府若完全不聽取不同的聲音,完全要人民百姓在政府面前馴服,絶不可能做出政府不認可的事,這其實只是把社會的矛盾壓抑,把人民眾多的不滿或怨恨隱藏,一個社會出現如斯情況是危險的,因為,一旦有事故發生時便一發不可收拾。這是封閉社會需要付出的極大代價。
民主社會很多矛盾是表面化,但是,我們有和平的秩序解決這些問題,也有公平的方法來化解。我們當然也有民主的代價,但是,這些代價彼此是知道的,大家都接受及付出,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得到和平、秩序、政府管治的權威及人民的信任。
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平時目睹的矛盾及異見聲音,需要很多時間解決問題,政府做事的效率也要降低一點,因為要聽不同的意見,但為要建立文明社會,這些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這都是我們共同接受的代價。
可是,封閉及強權的社會以為毋須付出這些代價。當有重大事故發生時,他們付出的代價很多時都是承擔不來的,因而要殺人或被人民推翻,這是否我們所欲目睹呢?
問:頒獎禮已完結且是事實,你覺得中方往後走的改革道路會是更保守或開放?
答:無人知道這個政府或其領導如何看自己的將來,雖然,有不少觀察覺得領導人是知道國家已走到十字路口,彼此知道權力不受到限制,再加上國家那麼多經濟的機會,就變成了金權政治、官商甚至黑社會的勾結、貧富懸殊、社會的穩定是會受到挑戰,我們實是不容忽視這些問題。
維權的案件,群眾上街的案件與日俱增,這些都是令人感到不安。
如何解決?是需要他們的勇氣及智慧,香港是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很好的經驗。其實,我們不是要一夜之間便設立制度解決問題,很多事是需要識見,然後用多樣方法來解決,不過,最重要的是先訂立目標,彼此共同及認同的理想及藍圖。
劉曉波提出的《零八憲章》就是提供一個很好,文明世界接受的藍圖,之後,再以此為藍本再發展具體的時間表及路線的設計,這是我們需要做的。
開始最重要的尊重言論自由,如劉曉波所言,言論自由是真理之母,理性的根源。
若這些也沒有,根本就難有真理。
問:我相信不少人都會想,是次行程或會影響民主黨日後跟中方就政制問題上的順利溝通。你其實有否考慮?
答:我是毫無猶豫。我也是非常樂意及感到榮耀接受今次的邀請。我不會因為未來需要會談而放棄根本的良心價值及多年來我自己的承擔。這點其實在最近的會談中,我們已跟中方的代表清楚表述,那次彼此的會面是共同解決近在眉睫緊迫的議題。有很多對國家的發展、民主的爭取及對平反六四的訴求,我們是絶對不會放棄,亦絶不會考慮疏遠或退出支聯會的工作,這些,對方是非常清楚的。因此,我們同桌是因為彼此有共同關注就是解決香港2012的政改問題,讓我們先有一個局部的解決,往後再進行談判。
對中國的民主發展,目前而言,是不能解決彼此的分歧,現時,各人保留自己的意見,我亦不會在會上挑戰他的六四問題、八九民運、中國維權的問題。他亦不要我們退出支聯會或放棄民運,這毋須多想。
所以,今次我去觀禮是他們預計之中。正如,我在六月初會談期間,我個人亦代表民主黨在立法會提出平反六四的動議,在六四集會裡,我們亦參與組織,因此,各位可見我今天所做的絶對是對方預期之中,亦絶無見過對方,我覺得倘對方有任何先缺條件,哪我也沒辦法,我是絶對不會考慮。我支持民運,支持中國走向民主的立場。
問:有否預算往後政制溝通之門可能遇上的問題?
答:我相信今次的事不會令溝通之門關上。北京現在表示強烈的態度是因為他在政治上需要作出如斯表態,正如他對挪威政府有很強烈的批評及訽譴責。但是,在十二月十日,中國有一間公司跟挪威簽署一紙合約,共同開採北海的油田,因此,我相信他們也有自己務實的一面。
雖然,中國政府保持自己專制政府的管治是非常頑固,但我們仍會繼續爭取他作出改變,要還政於民。可是,我相信即使他抗拒這訴求,抗拒民間的聲音,但同時也不會放棄與各方面的聯繫及爭取實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