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金三角正如很多聲名狼藉的地方,現時可以乘坐旅遊巴,身穿文化衫到處流連遊覽。
這裡現時正被一種新形式的中國經濟殖民主義侵入,興建在老撾海岸線上的賭場,它的金黃半圓頂建築,就成為這種經濟投資的明顯標誌。
任職教師的密提,本身亦是保育團體的成員。他表示,中國的投資者原本計劃建工業園,但後來變成起賭場。他說:一群中國大陸的投資者來到清盛,希望興建工業園。但過了不久,就見到在清盛地區對岸的老撾興建了這座賭場。根據中泰自由貿易協議,是把清盛發展為中泰兩國的運輸港口。
屹立在緬甸岸上的大型天堂度假村內,就有一間名為 “大勝”的賭場。而在老撾這所新賭場很快就會加入他們的行列。新賭場坐落在佔地20平方公里的經濟區的中心。
因興建賭場而被遷移的村民都不敢與攝制隊交談。
但在泰國這邊河岸上的居民,對所謂的中國自由貿易區,能為地區上的居民帶來多少長遠的利益,就表示懷疑。密提表示:新賭場運作初期,會僱用老撾的居民,但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以老撾居民不能勝任為理由,解僱他們,改為聘用中國人。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來工作,那裡就會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新領土。
湄公河正逐步受到中國人的貿易策略所改變。在這個世紀初,為了發展南中國與泰國的水上運輸,第一期的湄公河航運項目,就把危險的急流河道炸開擴闊,讓大貨輪可以安全運行。
當地的漁民非常清楚,這些急流、沙灘及島嶼是魚類海產的安身之所,這些航運工程對漁民的收獲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地一名漁民表示,該處的生態環境起了很大的變化。他說:這裡原本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海產,但現時都已消失。這裡的生態環境已大大改變,跟以前不一樣了。
中國人的投資對當地居民的生計造成嚴重的後果,但與此同時,中國人在金三角的投資正轉向其他地方,他們藉著湄公河作為打入國際市場的通道。
密提表示:如果按照中國原來的計劃,泰國會成為貨物的駐地,所有從中國來的貨物都會經此轉往其他國家。
當地一名漁民表示,每日都有幾十艘船隻輪流停拍在碼頭上落貨。他說:整天都是這樣,這些船隻就這樣排列在一起,通常都有超過三十艘船隻,當其中一艘離開碼頭時,另一艘又會來到,就這樣輪流上落貨。
對於我們接觸過的金三角居民而言,國際自由貿易協議與他們生活,並無很大的關係。而中國人投資在這裡開擴河道,興建碼頭、賭場及工業園,反而令當地居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當地一名漁民表示:我認為這並非好事,中國輸入貨物會令到我們的貨物銷量下降,例如中國輸入蒜頭後,就令我們的蒜頭價格下降,有部份人要出外打工,生活較以前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