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日記(第十二集):帕蒙水壩

在泰國東北部烏汶府的帕蒙水壩工程,對地區內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迫使泰國政府叫停國內所有的水壩工程。但最近帕蒙鄰近的班庫,水壩工程有死灰復燃的趨勢。(姬勵思報道)

0:00 / 0:00


湄公河日记(第十二集)――帕蒙水壩江
YouTube視像資料

在泰國東北部烏汶府興建的帕蒙水壩,只是個很細的水壩,但它的失敗,令湄公河盆地上其他的水壩工程蒙上陰影。

帕蒙水壩建在蒙河上,距離湄公河主流只有5.5公里,由於這個水壩造成當地經濟重大損失,促使泰國政府停止國內所有的水壩工程。

帕蒙的一名漁民表示:水壩工程首次進行爆破時,我們已清楚知道對生態,及水質的影響,河內的魚群被嚇至四散。水壩工程開始後一年,河內已經再無魚產。

帕蒙的一名(女)保育人士說:漁民要到處遷移,捕捉魚獲。有些家庭,丈夫要離開村落,到外面打工; 有些家庭就是妻子到外面打工; 更有些是夫妻二人同時要到外面打工,留下兒女給父母照顧。水壩工程對村民不但無幫助,更導致家庭不和諧。

興建帕蒙水壩時,遷移了超過一千七百戶人家,同時摧毀了近八成的魚類,估計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到一千四百萬美元。但當時對被迫遷移的村民,賠償金額極低外,亦無就工程造成對魚類、樹林及農田的破壞,作出任何賠償。

帕蒙的(女)保育人士表示:賠償金到最後不知所終,我們認為村民有維護自己權益的權利。村民聚集在水壩抗議,要求永久打開水閘,共有一萬五千多個。

2001年,當時抗議的群眾已佔據水壩範圍超過一年,政府終於同意打開水閘,研究及觀察對魚類的影響。但政府卻拒絕烏汶大學,提出開水閘年期為五年的建議。

帕蒙的(女)保育人士表示:政府只同意每年開水閘四個月,然後關閉八個月。但這明顯是不足夠的,四個月是不足夠的。而且,興建這個帕蒙水壩根本就不值得,它只能生產極微量的電力,僅夠維持一個購物商場的用電量。

帕蒙一名漁民表示:在水壩工程展開前,蒙河有大約265種不同的魚類。我計劃把所有的品種制成標本,在博物館展覽,讓年青的一代認識。我相信這些品種遲早會消失。

聯合國的世界水壩委員會,於2000年一項有關帕蒙的研究結果總結,帕蒙水壩根本就不應該興建。由於帕蒙水壩的失敗經驗,泰國政府叫停所有國內的水壩工程,轉向鄰近的緬甸及老撾,開展水力發電的計劃。

帕蒙的(女)保育人士表示:目前我們依賴老撾輸送來的電力,我認為無必要再興建更多的水壩,居於水壩範圍內的老撾居民,都像我們一樣,飽受水壩工程的影響。

泰國政府最近建議修建湄公河干流的班庫水電項目,那裡距離蒙河只有數小時車程,當地的居民,正憂慮這些死灰復燃的水壩工程,將會帶來的壞影響。

班庫一名漁民表示:我們從帕蒙居民所遭受的經歷吸取教訓,知道帕蒙水壩對村民造成的影響。雖然他們獲得賠償,但就失去他們長久以來努力經營的土地,就好像他們的手腳被斬下來一樣。正如我們的祖先所言,擁有土地勝過擁有金錢。

帕蒙的漁民表示:作為漁民,我希望把這個信息傳遞開去,興建班庫水壩不會對村民有幫助,它只會對政府、企業,及電力公司帶來商業的好處,但對村民就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