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廣州聞先生來電,說到長期的專制對中國人的性格和精神品質都會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它能鑄造專制人格,就是疑懼、拒絕甚至敵視自由。現在網上的“自乾五”、“小粉紅”,跳廣場舞的大媽和在茶樓裡的老輩人,大量充斥這樣的經過極權主義鍛造的精神殘缺者。
這正是專制統治者需要的社會基礎,所以自從香港回歸,中共就千方百計強化對香港人的洗腦,尤其要對香港下一代灌輸愛國至上的臣民意識。國民與臣民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現代公民思想獨立、人格獨立、有社會責任、參與公共事務;而臣民則是人格依附、沒有公共參與和沒有責任感的專制社會的產物。
中國在過去的帝制時代只有臣民,第一次有公民的初級概念,是在甲午戰爭之後的戊戌變法,當時嚴復提出要培養“民智日開、民力日奮、民德日和”的新人,只有具備智識、力量、道德,才能實行自治、享有自由,這就是公民的雛形。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但清末新政廢除科舉、興西學、辦新式學堂,造就了一批新人,這才有了辛亥革命的社會基礎。而這種新公民的土壤,正是專制主義要極力剷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