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重整河山待後生

0:00 / 0:00


六四事件25周年,繞不開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共政權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不僅沒垮台,反而更強大?當然,預言中國崩潰的章家墩並不認為中共更強大,而認為中共控制力比25年前更弱了,因此,中國雖未如他預言的那麼快崩潰,還是隨時可發生,因為中國經濟已露敗相。

在政治立場上,我站在章家墩一邊,希望歷史的正義早日實現,希望中國能早日啟動再建共和、重建社會的過程。但章家墩預言背後的邏輯越來越不能讓我信服。

中國崩潰論有一個基本假設,一旦中共垮台,中國人就有能力按照現代文明的法治和民主理念重建國家、重建社會。當年鄧小平之所以敢下令鎮壓,除了害怕個人失去權力,也有一個自我辯護的"理由",就是中國人搞不了西方那一套。二十五年過去,今天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支持鄧小平那個"理由"的人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搞清楚這個問題並不容易。更複雜的是,很多當年對民主化樂觀和激進的城裡人,如今已成為富人和中產階級,對中國的民主化已不再樂觀,更不激進。而當年對學生運動冷漠的農民,很多人已經成為"無產者"或"游民",很願意看到這個不公平的世道大翻轉。這些人成為今天支持激進民主化的一股重要力量。

這意味著鄧小平"中國人搞不了民主"的命題是真理嗎?我並不這樣看,事實上,有了這麼多富人和中產階級,為比較理性的政治博弈提供了重要的社會基礎。那為什麼章家墩的預言還是實現不了?為什麼當權者對中國人搞不了民主越來越"自信"?

"中國崩潰論"者會說,習近平這一套不可能搞下去。我同意,習近平確實很可能搞不下去,但並不等於中共就搞不下去。這裡有一個要害問題,就是把中國變革的希望寄托於中共"搞不下去",並無助於推動民主變革。當然,要章家墩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變革路數來,是苛求。但不能不說,中國民主派沒有能力指出一條有影響力的變革之路,也是中共能不斷地"亂搞"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變革需要倒逼,更需要想像力。因為如果沒有變革的想像力,中國的狀況沒有最糟,只有更糟。中國的變革者不能指望事情壞到一定程度,就能自動好轉。事實上,在GDP掛帥不靈之後,中共正在利用民眾的"怕亂"心裡加強社會控制,以"反恐"代替"維穩"。如果民眾看不到一條可行的改革出路,完全可能接受當局"中國別無選擇"的邏輯。這意味著多年後,我們還有可能在無奈之中紀念六四。

那麼,為什麼中國精英缺乏變革的想像力?想像力又從何而來?現在看來,變革的想像力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寬廣的歷史視野和對歷史的反思能力,而這恰恰是當權這一代人的致命弱點。目前,中共高層領導基本上都是"長在紅旗下"的50後,是遭遇歷史和文化割裂最嚴重的一代。雖然過去三十年中國"歷史熱"不斷升溫,但總體上這代人的歷史知識仍極為破碎,歷史觀更是十分扭曲。習近平代表的紅二代,對歷史的悟性遠不如父輩,盡管毛那代人把中國引入歧途的重要原因,就是誤讀和曲解歷史。

習近平對待六四的態度再次表明,指望這代領導人對歷史大徹大悟很不現實。事實上,習近平正在把中國的政治暴力推向迅速升級。最近中國的重要發展,就是當局終於決定普遍給警察配槍,而在一個社會信任無存的國家,在一個警察既缺乏法律和職業道德約束,更不受良知約束的國家,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會非常嚴重。不過,我相信習近平做出發槍的決定並不輕松,他認為自己"別無選擇"。

由此引出關乎中國未來的一大問題就是,六四之後成長的80後和90後,有沒有可能帶領中國走出治亂循環的宿命?在我看來,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反思"大一統"。我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對"大一統"的信仰,是中國人扭曲的歷史觀和非理性的政治文化最重要的思想根源。

讓我感到鼓舞的是,青年一代知識精英,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近兩年來,史學"奇人"劉仲敬走紅,代表了這個趨勢。5月19日,《共識網》發表對話劉仲敬,"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三日內點擊突破4萬,如今已突破8萬。劉仲敬走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以全球的視野和雄辯的歷史分析,對維護"大一統"的史觀進行了顛覆性的批判。我雖不完全同意他的高論,但為他的學識水平,也為他得到眾多青年支持而高興。我希望劉仲敬給我們一個真實的理由,讓"重整河山待後生"的期待不再是鄉願。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40513105889.html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