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老頑童艾未未

北京奧運主場館“鳥巢”的藝術顧問、行為藝術家艾未未,上星期首次來到台灣。艾未未感覺台灣這個地方很“自由”,而他所在的北京很“壓抑”、“很不正常”、“每個人都忙著維權”。艾未未在台灣接受了本台的專訪,講到他個人、家庭,受到中共政權的威脅。至於艾未未結束海外的講學後能否回國,則仍然是一個迷?何山報道。

2009.12.02
AiWeiwei_TW0911_305 艾未未在臺灣接受自由亞洲電臺粵語部記者的采訪。(何山拍攝)
Photo: RFA

講他是老頑童,艾未未身邊的台灣建築界朋友馬上回應,艾未未一點都不老,是“小頑童”。艾未未,今年52歲,正是大陸“右派”詩人艾青的兒子。

海外的藝評,指他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名藝術家之一,也是當下最令中國政府頭痛的行為藝術家。2008年,艾未未發起四川地震遇難學生調查,今年8月,他為被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川震作家譚作人上法庭作證,期間在酒店被警方控制。過程他拍成影片“老馬蹄花”,還在大陸網上熱播。

上星期,艾未未首次來到台灣。記者問他,對寶島台北有甚麼印象,艾未未說,這裡很自由,台灣的學生也很天真。艾未未說,“自由的、詳和的狀況,我覺得這裡的學生,生活遇到的麻煩少一些,所以他們更加比較的天真。”

艾未未,自幼就因文化大革命,與父母被送往新疆勞改,一住就5年。他也曾在美國的紐約生活過,現在的家及事業都在北京。對於幾個立足點,他說,北京是一個“非常不自然的地方”。


記者:來到台灣,跟北京相比,你的感覺怎樣?
艾未未:我覺得北京是一個非常不自然的地方,北京仍然是處於一種極度的、更加強權化的地區。所以說,人們和生活的關係都非常不自然。我覺得,很多人忙著賺錢,很多人忙著維權,這些都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的特徵。

那為甚麼要留在北京呢?這位北京奧運主場館的設計顧問說,是出於一種“無耐”,因為他是一個中國人。艾未未說,“我在北京也是出於某種的無耐,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家裡人都在北京,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我都會、都可以生存,而且都會從中獲得很多樂趣。”

當艾未未說,他住在北京,是某種的無奈,記者有點吃驚。此刻,關心艾未未的友人說,他正處於某種黑暗竉罩。特別是他說,這個世界上很多地方,他都可以生存。不知是否預視,他也很可能被拒國門?

在艾未未出國講學之前,他的銀行帳戶被公安調查,走過文革長路的母親,自然也感到不妙,家中還開了家庭會議。艾未未說,“當一個公民,認識到國家機器在用來對你產生威脅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沒有人會認為是愉快的狀態,而且當一個極權和一個專制的體制,這個系統是可以非常殘酷的,而且是不容分說的,而且是沒有可以討價還價的理由,也是沒有甚麼可談的,因為他的特徵就是他不是可以理喻的狀態,這個時候,自然是有被威脅感。”

在台北的6日,艾未未似乎找回難得的自由奔放,他的博客見不到焦慮的文字。一個星期前他在博客寫到:“認識到今天的政權,是建立在無盡謊言和毀滅之上的。我的認識變化是從楊佳案開始的,楊佳讓我無法回避,楊佳的遭遇使我理解了這個時代的所有的個人不幸,都是與他人的放棄和拒絕捆綁在一起的。”

記者問,你這次離開中國幾個星期,寫下有關楊佳一案的文章,是否預視著要與當局訣裂呢?艾未未說,“太多的掙扎也沒有,人最壞的打算也不過於此,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只是你會想到,這種方式,和今天我們所謂的文明,和今天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他之間構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慌憚性。當一個國家,仍然以個人的思考,個人的表達,視為犯罪的行為,甚至不惜用非常陰暗的手段來視圖滿足國家的政體,你會感覺到他的脆弱、與無能。”

為甚麼是楊佳一案,使艾未未發生徹底的改變?他對記者講,因為楊佳,寫了不下幾十篇博文。“楊佳是永遠無法抹去的恥辱,永不逝去的絕望”。艾未未在個人博客中寫到:二審中楊佳只向法官提了一個問題:“他們到底打我了沒有”。法官、員警、督察、最高法院、上海政府直到他離開時都無法回答。楊佳離開時心裏埋藏著這個罪惡時代的最深的痛苦。楊佳面對法官說:“就是因為有你們的庇護,這些員警才敢於這樣”,還說“一個守法了二十多年的公民最終還是無法避免的坐在了被告席上。”驚人的清醒。是他用一個普通的人的正義,覺悟和決絕提示了我們今天的處境,楊佳審判了混淆是非的時代和它的不道德。

Ai_Weiwei305
2008年1月29日,艾未未在北京的家中。(法新社)
AFP


艾未未對本台講,“我覺得楊佳案過去了一年,楊佳案也是我個人覺悟的一個很重要的一步,通過我對楊佳案的表達,我寫了將近60、70篇博文,使我個人對這個體制和他所統治下的個體生命的關係,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識,那麼,這和我後來的512調查,對每一個死去的人,要求他們能夠回覆最基本的尊嚴與權利,獲得他們原來所有的名字,生命的最基本的訊息,是有直接的相關。”

而他深信,無論是發生了什麼,都阻擋不了社會要求民主、自由的歷史進程。他說:“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的力量只有一種,就是維護個人尊嚴的力量,這個力量是我們僅有的力量。當然,當很多人,每一個人都在能夠發現共同的價值,運用同一種力量的時候,他會形成改革的可能。”

目前,艾未未身在美國邁阿密,他不認為自己在國際上有影響力,這個國家,對他就有特殊的對待。對於未有發生的事情,他似乎有聽天由命的感覺。說艾未未是樂天嗎?記者在與這位老頑童台北茶敘的時候,感受不到。

艾未未說,“我覺得每一個人,都無法真正逃避,在一種非理性和非人性的統治下的遭遇,如果我不能夠和每一個人一樣,遭遇到這種對生命、理性的漠視,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作為大陸詩人艾青的兒子,家人走過中共的文攻武鬥,艾未未說,相信家人是理解他的,官方的無理騷擾,更令家人團結。“更多的擔心,尤其來自朋友和家人,當他們發現我的生命受到威脅,甚至有可能受到非常不公正的待遇的時候,反而使這個家庭成員變得更加的團結,大家會認為,我們必須來維護這個共同的尊嚴。我相信,他們是支持我,理解我的行為。”

而他也深知,當一政權是極權、專制時,他是非常殘酷、不容分說、沒有討價還價的理由、不是可理喻的。但楊佳一案告訴他,當人無視另一個人的痛苦和絕望時,他也就只是另一個將被忘記的人。

國際間對艾未未的關切,上個月則是已經化成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問,發言人秦剛被問到:“艾未未,他在國際上很知名,也聽到有報道說中國政府正在調查他的財務狀況,你對此有何評論?”當時秦剛回應,“針對有關個案,中國的司法部門會依照法律予以處理。”

各為聽眾,我是何山,中國當局調查艾未未銀行賬戶之後,是否仍有跟進行動?會否對即將歸國的艾未未進行報復呢?請繼續關注。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