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駐華大使批「一帶一路」違自由貿易及分化歐洲


2018.04.18
china-ambassador1 「一帶一路」16+1計劃中,11個為歐盟成員,圖為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於2016年11月參加第五次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吳亦桐提供,拍攝日期不詳)

歐盟28個聯盟國家中,除匈牙利外,各國駐華大使聯合發表報告,譴責中國「一帶一路」項目阻止自由貿易,藉此分化歐洲及施壓。評論人士認為,「一帶一路」已引發西方民主國家的警示,料將成為「爛尾工程」。(吳亦桐 / 楊默 報道)

據《德國商報》全球版報道,歐盟全部28個國家中,除匈牙利外,27個國家的駐華大使日前聯合發表報告,嚴厲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與歐盟貿易自由化議程背道而馳,旨在阻礙自由貿易並使中國企業處於有利地位。

報告認為中國想通過塑造全球化來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他們排斥其他國家的公司、拒絕履行歐洲國家在公共服務項目上的透明原則以及環保、社會等標準。中國在世貿組織保護知識產權法方面擅長於利用灰色地帶,遊走在規則邊緣,當歐盟與中國談判時,中國表現出理解的姿態,但事實上這種狀況沒有任何改變。

另外歐盟官員還透露,中國試圖分化歐洲,以加強與個別成員國的關係。比如像匈牙利和希臘等依賴中國投資的國家,有跡象表明它們容易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

另外,每當歐洲國家領導人到訪中國時,會被施壓簽署擴大「一帶一路」的雙邊協議,這種雙邊協議使中國能從權力不平等的分配中漁利。

報告警告,如果中國不遵守歐洲公共採購透明度原則以及環境和社會標準,那麼歐洲公司可能無法與之達成良好合作。來自歐盟的高級官員亦表態,歐盟不應該拒絕合作,但應該堅持歐盟制定的條款;德國經濟部官員亦要求「一帶一路」必須考慮所有參與者的利益。

北京獨立時評人鄧聿文向本台表示,正值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歐盟國家在此時機發表報告,雖然切入角度為貿易和經濟,但顯示中國發展模式及在世界範圍的擴張已引發民主國家集體反彈。

鄧聿文說︰「一帶一路」它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從經濟角度來說的,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第二個含義是通過經濟的手段來達到政治的目的,輸出中國的發展模式。這個政治目的反映在經濟上來說,第一它是由國有企業來推動的,第二它背後有政府的支持。和歐洲整個的自由市場不相吻合是毫無疑問的。歸根結底是兩種發展模式的較量問題。

德國法學學者、《歐華導報》主編錢躍君指出,「一帶一路」項目在歐洲開展「16+1」合作機制,與中東歐16個合作國家中,11個屬歐盟國家。在政治轉型歷史並不長的東歐國家,推行的這個項目有強烈的政治意涵,會藉地緣政治對整個歐盟帶來影響,歐盟國家大使的這個報告,不僅劍指「一帶一路」對自由貿易規則的破壞,更是預警這個項目隱含的分化歐洲和政治滲透意圖。

錢躍君說︰「一帶一路」從中國一直到東歐沿線的整個國家,其中包含85%的具體項目還是在中國政府手上;對東歐國家,它為了靠近歐洲更不惜扔錢。「一帶一路」完全在中國政府的操縱之下,根本就是超出了經濟項目本身所應有的思考,中國政府要自己重寫世界準則,對歐盟來講,他認為這是很荒唐的目的、對人類是很在破壞性的目的。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也向本台表示,一旦歐盟抵制「一帶一路」,中國將更依賴於該項目中,一些政治不太成熟甚至腐敗嚴重的國家,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投資無底洞;一旦中國的投資跟不上的話,「一帶一路」將變「爛尾工程」。

章立凡說︰從地緣政治上來看,可能很多國家都在擔心「一帶一路」會損害他們的主權;中國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在輸出,可能各國都開始對中國產生了這樣的警惕,估計是個「爛尾工程」。

德國前外長加布裡爾去年8月表示,如果歐洲不制定統一的對華策略,中國就會繼續分化歐洲;今年2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見到訪德國的馬其頓總理時,曾提出要警示中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投資,中國不應該將投資與政治掛鉤。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